[发明专利]餐厨垃圾卸料溜槽装置、含该装置的建筑物及卸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6432.5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静;郭昌川;朱明;何江;刘杰;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B65G67/06;B65G11/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肖云杰 |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卸料 溜槽 装置 建筑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卸料溜槽装置、含该装置的建筑物及卸料方法,装置包括仓体,仓体的底部与若干溜槽单元连通,溜槽单元的顶部与仓体的底部均敞口并对应连通,溜槽单元底壁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卸料口并通过卸料口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卸料导管,卸料导管上设有闸阀;仓体的一侧壁间隔开设有与溜槽单元一一对应的入料口;仓体的下方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于仓体四角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低于卸料导管的下端并使支撑柱底端至卸料导管下端之间的空间形成为车辆接料区域。本发明的一种餐厨垃圾卸料建筑物,将具有高低地势差的垃圾中转站与餐厨垃圾卸料溜槽装置相结合,同时配套有半挂式餐厨垃圾车,实现餐厨垃圾的系统收集和转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厨垃圾转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卸料溜槽装置、含该装置的建筑物及卸料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场通常位于距离城区较远的边远郊区,且城市产生的餐厨垃圾一般都不能直接运送到最终的处理场地,需要进行中转;即先由垃圾车将定点放置的餐厨垃圾运送至中转站暂存,再由转运车运送至垃圾处理厂。传统的垃圾中转站,密封差、异味容易外泄,且由于餐厨垃圾本身为带有大量汤水的残羹剩菜,且含量居多的油脂不易清理,严重影响垃圾中转时的卸料效率和转运效率。
现有技术中如CN210456104U就提供了一种方便餐厨垃圾转运上料的暂存机构,通过在储存容器内设置过滤板,过滤板与储存容器的内壁构成集液池,这样餐厨垃圾在倒入储存容器后,过滤板可以对餐厨垃圾进行固液分离,液体会流入集液池内,通过抽水设备将储存容器内的餐厨垃圾的大部分液体抽离储存容器,这样降低了餐厨垃圾的含水率,相应在对餐厨垃圾进行二次转运时,能够转运更多的餐厨垃圾,相应也提高了对餐厨垃圾的转运效率。
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储存容器的进料口为完全敞口,垃圾车倒料时容易造成飞溅污染;再者,出料导管较长且为向下倾斜设置,使得卸料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卸料溜槽装置、含该装置的建筑物及卸料方法,避免倒料时飞溅污染和卸料不畅的问题,取得方便餐厨垃圾的收集、暂存和二次转运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餐厨垃圾卸料溜槽装置,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仓体,所述仓体的内部中空且底部与若干溜槽单元连通,所述若干溜槽单元沿仓体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设置,溜槽单元的顶部与仓体的底部均敞口并对应连通,溜槽单元底壁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卸料口并通过所述卸料口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卸料导管,卸料导管上设有闸阀;溜槽单元的底壁为从远离卸料口的一侧朝向卸料口所在侧逐渐降低的倾斜面;
仓体的一侧壁间隔开设有与下方的溜槽单元一一对应的入料口;
仓体的下方连接有用于接触支撑地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于仓体的四角并竖直向下延伸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低于卸料导管的下端并使支撑柱底端至卸料导管下端之间的空间形成为车辆接料区域。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若干溜槽单元包括沿仓体长度方向依次水平设置的第一溜槽单元、第二溜槽单元和第三溜槽单元;所述第二溜槽单元与第三溜槽单元在仓体的长度方向上相互连通,仓体内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两隔板,所述隔板位于相邻两入料口之间以使入料口内对应的仓体空间形成独立的入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闸阀为电控液动闸阀,每个卸料导管上呈竖向间隔设有两个电控液动闸阀;所有电控液动闸阀均信号连接就地控制箱。
进一步地,所述仓体的外侧设有检修平台并连接有一爬梯以用于连接检修平台和车辆接料区域;
所述检修平台设于靠近入料口的一侧并位于溜槽单元的下方;就地控制箱设于检修平台上。
进一步地,溜槽单元的底壁较低的一侧与溜槽单元对应侧的侧壁下端之间通过圆弧段过渡;所述卸料口开设于圆弧段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固体废弃物运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6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施工安全防护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光伏台面纸用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