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IM融合BIM模型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4617.2 | 申请日: | 202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1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丁锦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5 | 代理人: | 覃迎峰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im 融合 bim 模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IM融合BIM模型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源异构BIM数据自动化转换引擎单元、融合入库管理引擎单元、可视化渲染引擎单元,其中,所述多源异构BIM数据自动化转换引擎单元:负责将多种BIM格式数据自动化转换成标准FBX格式加JSON文件的模型数据;所述融合入库管理引擎单元:负责BIM模型按需轻量化,同时将BIM模型自动定位定姿,与CIM自动融合实现地形与建筑的自动拟合,最后将BIM模型数据入库管理;所述可视化渲染引擎单元:负责将BIM数据与CIM一起融合可视化渲染展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融合准确性,给CIM融合BIM模型带来效率,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IM融合BIM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处于数字孪生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数字孪生技术的支持,而CIM技术及BIM技术的发展强有力的支撑着数字孪生的发展。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并可以在全生命周期内提供建筑物的全部基础数据信息。CIM是以城市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起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但BIM模型设计工具繁多,标准不一,格式不一,在城市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各城建单位提交格式不一的BIM模型数据,最终形成海量的多源异构BIM模型数据,由于CIM平台无法直接读取这些不同标准不同格式的数据,所以给CIM平台融合BIM模型数据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难度。
目前CIM融合BIM模型的主要是采用人工基于各种BIM模型设计软件将各自数据转换成中间格式数据,然后再导入到CIM场景中,然后再基于CIM场景的位置,通过人工观察计算模型的位置与CIM场景的大小、角度以及位置关系,通过人工缩放,旋转,平移等操作将BIM模型手动处理到CIM场景中得位置,从而在CIM中融合BIM模型。
目前CIM融合BIM模型主要的技术缺点是:需要人工对各种BIM模型设计的BIM模型数据进行转换生成中间格式的数据,这样就需要专业的人对各种BIM模型软件的熟悉及使用才能手动执行对多源异构数据的转换。同时,转换导出可用的中间格式BIM模型数据时,需要在CIM中手动执行导入操作,将中间格式的BIM模型数据导入到CIM中,且需要人工对BIM数据与当前CIM场景中的模型数据进行人工计算比对,包括模型的比例,模型在场景中的位置等,人工计算比对后,再对BIM模型进行缩放、平移等操作融合BIM模型到CIM,这样就存在极大的工作量,且存在计算误差不准确,难操作,耗时长,耗人力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IM融合BIM模型的系统,包括多源异构BIM数据自动化转换引擎单元、融合入库管理引擎单元、可视化渲染引擎单元,其中,
所述多源异构BIM数据自动化转换引擎单元:负责将多种BIM格式数据自动化转换成标准FBX格式加JSON文件的模型数据。
所述融合入库管理引擎单元:负责BIM模型按需轻量化,同时将BIM模型自动定位定姿,与CIM自动融合实现地形与建筑的自动拟合,最后将BIM模型数据入库管理。
所述可视化渲染引擎单元:负责将BIM数据与CIM一起融合可视化渲染展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源异构BIM数据自动化转换引擎单元包括数据解析读取模块、自动化转换模块、BIM输出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解析读取模块:负责对多源异构三维模型数据的检查分析,解析不同格式的BIM模型格式,并进行数据结构解析,生成解析结果。
所述自动化转换模块:负责自动适配各种类型的BIM模型格式数据。
所述BIM输出模块:负责将转换后的BIM模型格式数据统一成按照标准FBX格式加JSON文件的模型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融合入库管理引擎单元包括BIM轻量化模块、BIM自动融合模块、BIM入库管理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4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氛围灯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子门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