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氛围灯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4547.0 | 申请日: | 202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姚迪;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3/80 | 分类号: | B60Q3/80;B60Q3/70;B60Q3/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伟 |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氛围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的氛围灯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车辆包括面向服务架构SOA架构,其包括增强服务层、原子服务层和IO抽象服务层,其中,方法包括:通过接收氛围灯的控制指令,并通过增强服务层和原子服务层分别确定氛围灯的当前场景服务和获取车辆的车型配置,进而识别氛围灯的类型,在氛围灯类型为氛围灯光导类型或灯组类型时,则分别通过IO抽象服务层调整氛围灯通讯类型为第一通讯类型和第二通讯类型,并根据当前场景服务控制氛围灯的亮度、颜色以及点亮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基于SOA架构,可以将氛围灯的功能架构拆解为多个服务,每个服务均制定了开放的控制参数,以适用不同类型的调用及用户定制化的适配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身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氛围灯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于汽车的服务需求也愈来愈高,比如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可定制性等功能,是用户普遍关注的。其中,可定制性的需求度日益增加,用户追求汽车功能的个性定制化,甚至希望像手机消费电子一样,让用户与车辆建立情感,保持使用粘性,而车辆氛围灯作为表达用户情感、车辆状态、外围环境的媒介,则需要自定义修改,以适配多样的场景表达。
相关技术中,车辆氛围灯通过采集外界的温度、光度和天气等数据,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芯片驱动车辆氛围灯的变化。
然而,该方法只能使氛围灯适应既有功能,而无法适配多样的场景表达以及用户定制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氛围灯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氛围灯无法适配多样的场景表达以及用户定制化的需求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氛围灯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面向服务架构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架构,所述SOA架构包括增强服务层、原子服务层和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端口)抽象服务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氛围灯的控制指令,并基于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所述增强服务层确定所述氛围灯的当前场景服务,并通过所述原子服务层获取车辆的车型配置;根据所述车型配置识别所述氛围灯的类型;以及在所述氛围灯类型为氛围灯光导类型时,通过所述IO抽象服务层调整所述氛围灯通讯类型为第一通讯类型,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服务控制所述氛围灯的亮度和颜色;在所述氛围灯类型为氛围灯组类型时,通过所述IO抽象服务层调整所述氛围灯通讯类型为第二通讯类型,并根据所述当前场景服务控制所述氛围灯的点亮模式。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对SOA架构进行分层拆解,并分别制定开放参数,以适用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OA架构还包括场景应用服务层,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场景应用服务层检测所述车辆的氛围灯亮度和颜色是否满足同步调节,并在所述车辆的氛围灯亮度和颜色满足同步调节时,生成所述氛围灯的点亮场景服务;通过所述场景应用服务层检测所述车辆的氛围灯是否满足单节点控制,并在所述车辆的氛围灯满足单节点控制时,生成所述氛围灯的效果场景服务;通过所述场景应用服务层检测所述车辆的氛围灯是否满足单节点和单LED控制,并在所述车辆的氛围灯满足单节点和单LED控制时,生成所述氛围灯的交互场景服务。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应用场景服务层将氛围灯功能划分为多种使用场景,增强了用户的多样化交互体验感。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车辆的氛围灯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IO抽象服务层发送所述氛围灯的当前驱动状态;通过所述原子服务层接收所述IO抽象服务层发送的所述氛围灯的当前驱动状态和服务运行状态,并在所述当前驱动状态为故障状态时,发送所述故障状态至预设移动终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使用户能够实时的了解氛围灯当前的驱动状态,以便进行相应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4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