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存报错漏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4522.0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苏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刘庆国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存 错漏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内存报错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内存报错漏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配置单位时间内内存可更正错误遗漏数量,记为n;实时记录实际产生的内存可更正错误数量,记为N,每增加一条内存可更正错误,N的值增加1;计算内存可更正错误触发值,记为D,D=N‑s*n;其中,s指当前阶段已记录时长,N的两次相邻清零操作之间为一个阶段;当D的值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触发报出一条日志,同时将N的值清零。本发明避免每条可更正错误都触发日志报警,同时当遇到大量报错时又能及时报出,提高运维人员判断准确性,减轻运维人员工作负担,减少其他部件或系统性记录日志遗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存报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存报错漏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ARM架构的芯片由于低功耗、价格便宜、扩展性强等优势,使得ARM服务器在服务器领域占比逐渐提高。内存作为服务器的重要部件,其可靠性在运维中占据重要位置。
当前,ARM服务器对于内存的报错机制是内存产生一条可更正的错误,服务器报出一条,少量或者不频繁的内存可更正的报错对于服务器正常运行影响有限,只有当短时大量内存报错时才会影响服务器运行,这时需要更换内存或者升级固件进行修复。这就导致内存产生一条可更正的错误,服务器报出一条错误的方式,会影响服务器运维人员的判断,不能确定当前内存是否真正彻底故障,每条内存可更正故障报错都会记录,也会导致日志管理系统中当日志数量达到一定限额时将其他日志清除,会使运维人员漏掉其他部件或者系统性记录的日志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存报错漏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对内存的可更正报错进行遗漏处理,避免每条可更正错误都触发日志报警,同时当遇到大量报错时又能及时报出,提高运维人员判断准确性,减轻运维人员工作负担,减少其他部件或系统性记录日志遗漏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内存报错漏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配置单位时间内内存可更正错误遗漏数量,记为n;
实时记录实际产生的内存可更正错误数量,记为N,每增加一条内存可更正错误,N的值增加1;
计算内存可更正错误触发值,记为D,D=N-s*n;其中,s指当前阶段已记录时长,N的两次相邻清零操作之间为一个阶段;
当D的值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触发报出一条日志,同时将N的值清零。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关闭漏斗机制,使n的值为0,此时当N的值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时,触发报出一条日志,同时将N的值清零。
进一步地,配置单位时间内内存可更正错误遗漏数量,具体包括:
配置控制时长,控制时长的单位为分钟;
配置遗漏数量;
根据控制时间和遗漏数量计算单位时间内内存可更正错误遗漏数量;其中,单位时间内内存可更正错误遗漏数量=遗漏数量/(控制时长*60)。
进一步地,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控制时长或遗漏数量配置为0,使单位时间内内存可更正错误遗漏数量为0,关闭漏斗机制。
进一步地,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BIOS增加第一选项和第二选项,其中第一选项用于配置控制时长,第二选项用于配置遗漏数量。
进一步地,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BIOS增设寄存器,用于实时记录实际产生的内存可更正错误数量。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内存报错漏斗装置,包括,
参数配置模块:配置单位时间内内存可更正错误遗漏数量,记为n;
错误数量记录模块:实时记录实际产生的内存可更正错误数量,记为N,每增加一条内存可更正错误,N的值增加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4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坯连铸工序中的中包自动开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标签天线及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