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井施工工艺及其直推式成井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53678.7 | 申请日: | 202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彬;于大潞;吴迪;冯少春;王建华;郭立珍;刘德彬;许兵;王炳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1/12;E21B17/00;E21B43/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步丽丽 |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施工工艺 及其 直推式成井 器具 | ||
1.一种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套管(3)卡扣在底部钻头(4)上,将钻杆体(1)同轴套设在套管(3)内部且卡扣在底部钻头(4)上,钻杆体(1)顶部连接冲击头(2);
B、在已完成直推取样的原取样孔位置,利用冲击头(2)高频冲击钻杆体(1),采用直推方式,将向下冲击力传递至底部钻头(4),带动套管(3)向下成孔,直至钻进至监测井设计深度;
C、成孔结束后,在钻杆体(1)内放入井壁管(5),井壁管(5)处于含水层的位置为滤水管(501),所述井壁管(5)底部为沉淀管(502),沉淀管(502)位于滤水管(501)下方,提出钻杆体(1),填入填料,取出套管(3),封好井口,完成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其中,取出套管(3)过程中填料经套管(3)下端的空隙进入井壁管(5)外周的钻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首先将套管下接头(301)和钻杆下接头(9)卡扣在底部钻头(4)上,然后依次将套管(3)和钻杆体(1)分别连接在套管下接头(301)和钻杆下接头(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套管(3)底部卡扣在钻杆体(1)与底部钻头(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监测井施工工艺的直推式成井器具,包括钻杆体(1)和设置于钻杆体(1)顶部的冲击头(2);所述直推式成井器具还包括:
套管(3),套设在钻杆体(1)外周;
底部钻头(4),与套管(3)下端、钻杆体(1)下端均卡扣连接,中间上部开设有平端沉孔(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推式成井器具还包括井壁管(5),井壁管(5)位于钻杆体(1)内,底部置于所述平端沉孔(6)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杆体(1)上下两端分别与钻杆上接头(8)、钻杆下接头(9)连接;所述冲击头(2)套入钻杆上接头(8)顶部;所述钻杆下接头(9)底部套设在底部钻头(4)上端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钻头(4)底部为圆锥体,最大外径不小于套管(3)外径;底部钻头(4)顶部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外径与钻杆下接头(9)内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下端内侧设置若干个凸起(7),凸起(7)位于所述钻杆下接头(9)与所述圆锥体之间,且卡扣在所述圆柱体上,相邻凸起(7)之间为用于落料的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监测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壁管(5)处于含水层的位置为滤水管(501),滤水管外侧包有滤网,井壁管(5)处于含水层之外的位置均为不透水管;所述井壁管(5)底部为沉淀管(502),沉淀管(502)位于滤水管(501)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未经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36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