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52278.4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4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栩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栩畅 |
主分类号: | A63B21/012 | 分类号: | A63B21/0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梁轶聪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径 运动员 力量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装置,属于田径训练器材技术领域,有效解决了田径运动员在进行拉力带抗阻力训练时训练不便、训练难以规范化以及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沿跑道两侧对称设置的且位于地面下方的轨道,轨道上方配合有配重箱,配重箱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配合有拉力带,配重箱两侧对应轨道的位置分别对称设置有滑动板和第一阻尼滚轮以及第二阻尼滚轮,滑动板与第一阻尼滚轮以及第二阻尼滚轮之间通过转换机构分别与轨道配合,拉力带与辅助制动部件连接。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调节精准、适用范围广的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田径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田径运动员日常进行的力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其中赛跑项目的的运动员经常会通过拉力带进行抗阻力训练,以增加腿部及核心肌肉的力量,从而提高成绩,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拉力带套在腰部,后面由教练员手用力拉住拉力带两头,运动员通过克服教练员的拉力向前做跑步行进,或者高抬腿行进以及侧向滑步等训练,训练过程中教练员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由人工拉拽无法保持拉力的稳定输出,而且不同运动员的不同训练阶段对拉力的具体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教练员很难用手的拉力来适用这种需求上的差别,训练细节无法做到精细化、数据化就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目前有在腰间用拉力绳绑上轮胎进行训练的方式,但不同轮胎的重量也无法做到更细致的划分所提供阻力的区间范围,而且轮胎在跑道上不断磨损使用寿命短的同时对跑道也有一定破坏作用,另外轮胎在身后很难稳定的跟随行进中的运动员,摆动时会对运动员产生向两侧的分力,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就成为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调节精准、适用范围广的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装置,包括沿跑道两侧对称设置的且位于地面下方的轨道,所述轨道上方配合有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配合有拉力带;
所述配重箱两侧对应所述轨道的位置分别对称设置有滑动板和第一阻尼滚轮以及第二阻尼滚轮,所述滑动板与所述第一阻尼滚轮以及所述第二阻尼滚轮之间通过转换机构分别与所述轨道配合;
所述拉力带与辅助制动部件连接。
所述配重箱为矩形状结构,所述配重箱底部两侧设置有通长的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的所
述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由下至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配重箱底部的第一滑槽,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阻尼滚轮;
位于同一个所述滑动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之间均由下至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配重箱底部的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轮架,每个所述第一轮架底部均沿所述轨道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阻尼滚轮。
所述第一滑槽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与第二轮架两侧的滑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轮架连接所述第一阻尼滚轮;
所述转换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轮架固定连接的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所述第二轮架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且竖直朝上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顶部转动连接于第一安装板底部,所述第一螺纹套底部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板顶部,所述第二安装板两侧底部固定对称连接有竖直朝下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与所述配重箱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杆配合的第一通孔,两个所述支撑板内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连通的第四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栩畅,未经张栩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2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