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极片和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50946.X | 申请日: | 202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雷;程琪;李永芳;刘关心;于子龙;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郭宝煊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东坡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和二次电池,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于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以及设置于第一活性物质层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一侧的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包括粘结剂和含有硅的第一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满足以下关系式。本发明的一种负极极片,设置有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而且第一活性物质层中材料与第二活性物质层中含量不相同,进行差异化设计,从而平衡高硅含量下电池动力学不足,和硅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快充容易体积膨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二次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和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快充等技术特征,被广泛的应用过到数码产品和动力电源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走到了尽头,产业化硅负极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商业锂离子电池中,但是硅活性材料有个缺点,其充放电容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影响电池性能,而且使用硅活性材料需要粘结剂的配合,否则会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亟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负极极片,设置有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而且第一活性物质层中材料与第二活性物质层中含量不相同,进行差异化设计,从而平衡高硅含量下电池动力学不足,和硅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快充容易体积膨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设置于负极集流体至少一侧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以及设置于第一活性物质层远离所述负极集流体一侧的第二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包括粘结剂和含有硅的第一活性物质,第一活性物质层满足以下关系式:3≤M1/10000/D1≤4,且2≤A1/B1≤2.5;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包括粘结剂和含有硅的第二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层满足以下关系式:3.5≤M2/10000/D2≤5,且1.5≤A2/B2≤2.5;且A1≥A2;其中,
D1为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平均粒径,单位为μm;
M1为第一活性物质层中粘结剂的分子量;
A1为硅在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含量;
B1为粘结剂在第一活性物质层的含量;
D2为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平均粒径,单位为μm;
M2为第二活性物质层中粘结剂的分子量;
A2为硅在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含量;
B2为粘结剂在第二活性物质层的含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满足以下关系式:3≤M1/10000/D1≤4,2≤A1/B1≤2.5。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满足以下关系式:3.5≤M2/10000/D2≤5,1.5≤A2/B2≤2.5。
优选地,A1A2。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中硅的含量满足:5%≤A1≤20%。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中平均粒径满足:15μm≤D1≤3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中粘结剂的分子量为70~100万。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中硅的含量满足:1%≤A2≤10%。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中平均粒径满足:10μm≤D2≤20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层中粘结剂的分子量为60~90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09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