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50766.1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艳;陈雷;覃媛媛;佟颖;侯训平;文武;段冲;马志远;崔旭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17/15;H04B17/29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射频 收发 相位 一致性 测试 平台 方法 | ||
1.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生器、功分器、收发器、基带处理电路及多通道相位差计算模块,
多通道相位差计算模块,用于处理收发器多通道接收的I/Q数据,计算得到任意两个通道之间的相位差,量化反映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的性能;
对于单个收发器的多通道相位一致性测试:信号发生器包括信号发生器A和信号发生器B,信号发生器A通过功分器将信号分别输入收发器的各接收通道,信号发生器B为收发器提供本振信号,收发器各通道接收后的信号数据传输至多通道相位差计算模块;
对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N个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信号发生器包括信号发生器A、信号发生器B和信号发生器C,收发器中设置同步控制模块,信号发生器A通过功分器分别连接至收发器的各接收通道;信号发生器B通过功分器分为N路,分别连接至收发器的本振接收通道;信号发生器C通过功分器将发出的信号分为N+1路,其中N路信号输入至收发器的锁相环,剩下的一路信号输入至基带处理电路,作为系统时钟;基带处理电路输出连接至各收发器的同步控制模块,实现多个收发器同步;N个收发器的多个通道接收到的信号数据传输至多通道相位差计算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能够测试单个收发器的多个通道的相位一致性,也能够测试多个并行的收发器的各通道的相位一致性;并行的多个收发器数量取决于时钟和逻辑信号的驱动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信号发生器B和信号发生器C共用同一个参考振荡器,使二者可发出同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多通道相位差计算模块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导入各通道的I/Q数据,将收发器接收端各通道接收到的信号数据文件转换为I数据,Q数据导入多通道相位差测试模块,截取某一时刻的信号进行数据采样或者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截取多时刻信号,各时刻采样数据个数保持一致;
步骤2,对通道N的IN/QN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分别对每一个通道的I/Q数据组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
步骤3,根据各通道每组I/Q的幅值,获得多通道间的幅度最大差值;
步骤4,处理每个通道每组I/Q数据,获得每两个通道间关联I/Q数据组;
步骤5,根据每两个通道间关联I/Q数据组值计算得到每两个通道间的相位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计算每一个通道的每组I/Q值的幅值,取最大值作为每一个通道的幅值abs1,abs2,…,absN;
得到该收发器通道间的最大增益差为:
Diff_Gain=Max(abs1,abs2,...,absN)-Min(abs1,abs2,...,abs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获得每两个通道间关联I/Q数据组采用的方法为:对于通道a和通道b的关联I/Q数据组ddc_ab,
ddc_ab=(Ia+j*Qa).*(Ib-j*Qb),其中,Ia为通道a的I数据,Ib为通道b的I数据,Qa为通道a的Q数据,Qb为通道b的Q数据,j为复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射频收发器相位一致性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任意两个通道a和通道b间的相位差值为Diff_Phase,
imag(ddc_ab)表示对ddc_ab取虚部,real(ddc_ab)表示对ddc_ab取实部,mean(·)表示取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507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