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不粘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48049.5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李力锋;刘扬;张亚莉;于秦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宜瓷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C09D7/63;C09D7/65;C09D5/00;C09D4/00;C09D183/08;B01J13/06;B05D1/38;B05D3/02;B05D7/00;B05D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梁勤伟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效 涂料 及其 制备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不粘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该涂料为双涂层,底漆以总重100%计,包括硅溶胶26‑28%,1%NaOH溶液4‑5%,颜料10‑12%,填料8‑10%,分散剂1‑1.5%,硅烷28‑30%,异丙醇3‑3.5%,硅油微胶囊6‑8%,25%甲酸0.7‑1%,去离子水余量;面漆以总重100%计,包括氟硅烷1‑2%,乙酸3‑5%,等质量比的去离子水和异丙醇余量。本发明通过氟硅烷的偶联作用,将氟碳面漆的不粘性与陶瓷涂料底漆的高硬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得了具有长效不粘性的涂层;且底漆中加入硅油微胶囊,当面漆磨损后,可以持续为涂层提供不粘性,大幅提升了不粘持久性,涂层的不粘性可保持3年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长效不粘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陶瓷涂料健康、安全、环保的优势明显,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不粘锅的内表面,随着不粘技术的进步陶瓷涂层的不粘性也有了很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陶瓷涂层表面的不粘性是依靠-CH3基团的低表面能来提供的,-CH3的表面自由能约为21-23mN/m,与-F的17-19mN/m表面自由能相比还是略高,所以尽管科学家们在不断探索陶瓷涂料不粘性的提高,但是与氟碳不粘涂料相比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提供不粘性的基团不同,其表面自由能的差异导致。
氟碳涂层常温下硬度仅为2H,作为不粘锅涂层时,烹饪过程中锅子温度往往达到一两百度,由于氟碳涂层属于热塑性材料,在高温下会软化,硬度还达不到H,涂层很容易被铲子或者食材划破出现磨损等,进而出现划伤部位涂层的脱落,此时虽然涂层不粘性还在,但是裸露出的铝基材会随着食物进入人们的肠道,长此以往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对于氟碳涂层来说虽然不粘持久性好,但是一旦涂层破损就需要及时更换炊具,锅具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年以内。陶瓷涂层由于是Si-O-Si的无机结构,涂层硬度高达9H,但是涂层表面起不粘作用的-CH3基团在高温下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化学键断裂,特别是烹饪时出现干烧、糊锅等现象时,不粘性会急速下降,所以陶瓷涂层的不粘锅使用寿命大约在半年左右,这样的使用寿命远远达不到使用者的预期。如何将陶瓷涂层的高硬度与氟碳涂层的不粘持久性结合起来,制备出长效不粘的涂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专利文献的检索发现,ZL202110120123.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烯不粘涂料的技术方案,通过底漆和面漆中加入石墨烯形成互穿网络结构,将陶瓷涂层与氟碳涂层结合起来,但是该技术方案仅利用了氟碳面漆的不粘性,底漆中没有添加硅油,一般面漆涂层比较薄,氟碳面漆一旦磨损,不粘性即刻消失,所以该技术方案对于不粘持久性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对于不粘锅涂层,氟碳涂层由于硬度低,特别是高温下硬度更低,烹饪时很容易被划伤而裸露出基材,使用寿命1年以内;陶瓷涂层虽然硬度高,但是由于高温下提供不粘性的-CH3基团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断裂,不粘持久性不好,涂层使用寿命约为半年等不足,提供长效不粘涂料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本发明将氟碳涂层和陶瓷涂层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制备出具有长效不粘的涂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效不粘双涂层涂料,底漆为陶瓷涂层,面漆为氟碳涂层;
底漆以总重100%计,包括:硅溶胶:26-28%,1%NaOH溶液:4-5%,颜料:10-12%,填料:8-10%,分散剂:1-1.5%,硅烷:28-30%,异丙醇:3-3.5%,硅油微胶囊:6-8%,25%甲酸:0.7-1%,去离子水:余量;
面漆以总重100%计,包括:氟硅烷:1-2%,乙酸:3-5%,质量比为1:1的去离子水和异丙醇: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宜瓷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宜瓷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8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暖桌的安全加热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