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7813.7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3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思;张瑞婷;常春报;刘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9/04 | 分类号: | B65H69/04;C09J1/00;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丙烯 碳纤维 衔接 方法 | ||
1.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用于将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和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衔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打结:将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尾端和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头端进行打结,形成固定结,并在所述固定结的一侧留出设定长度的丝头;其中,所述丝头包括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和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
编丝:将所述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编入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中,形成第一编丝部;将所述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编入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中,形成第二编丝部;其中,所述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和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相接部位为接头;所述接头包括第一编丝部、固定结、第二编丝部;
涂覆粘合剂:在所述接头上涂覆耐高温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结步骤中,所述丝头的长度为10-15cm;和/或
所述接头的总长度为10-40cm,优选为10-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为单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在所述编丝的步骤中:
以编麻花的方式将所述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编入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中;优选编3-4股麻花;和/或
以编麻花的方式将所述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编入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中;优选编3-4股麻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丝的步骤中:
将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分成两股,与所述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按三股编织的方法,进行编织,使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全部编入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丝的步骤中:
将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分成两股,与所述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按三股编织的方法,进行编织,使第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的丝头全部编入位于所述固定结另一侧的第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丝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丝的步骤中:
在所述第一编丝部中,每厘米有10-15个编丝结;和/或
在所述第二编丝部中,每厘米有10-15个编丝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覆粘合剂的步骤中:
所述耐高温粘合剂包括:石墨粉、丙三醇、水性无机耐高温胶;其中,所述石墨粉、丙三醇、水性无机耐高温胶的质量比为(1.0-5.0):(1.0-5.0):(1.0-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的粒径为300-3000目;和/或
所述水性无机耐高温胶的最高耐温温度为1200-140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的衔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覆粘合剂中:
所述耐高温粘合剂在所述接头上的附着量为0.3-1.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78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