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46647.9 | 申请日: | 202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9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平;张超;张腾胜;刘婷婷;裴晨浩;黄俊红;魏小清;方志诚;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聂志伟 |
| 地址: | 43006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地质 探测 试验装置 方法 | ||
1.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隧道地质探测模型(100),所述隧道地质探测模型(100)包括依次连接的隧道模型模块、隧道围岩模块(120)、灾源体模块,所述隧道模型模块包括第一围岩(114)和包裹在所述第一围岩(114)内的隧道模型(111),所述隧道模型(111)内安装有震源模块,所述灾源体模块包括第二围岩(131)和包裹在所述第二围岩(131)内的灾源体模型;
压力控制系统(400),所述压力控制系统(400)包围所述隧道地质探测模型(100)的四周布置,所述压力控制系统(400)包括压力板(410)和压力施加装置(420),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20)通过所述压力板(410)向所述隧道地质探测模型(100)施加压力;
水源控制系统(200),所述水源控制系统(200)包括储水箱(210)和水流控制器(230),所述储水箱(210)与所述灾源体模块通过水管连接;
中央控制系统(300),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0)与所述压力控制系统(400)电性连接,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0)与所述水源控制系统(200)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围岩模块(120)、所述第一围岩(114)、所述第二围岩(131)采用相似材料制作,所述相似材料由下列组分按如下质量份拌和而成:
砂 12份
水泥 1份
水 1.5份
其中,砂为标准砂,水泥为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用作胶结剂,整个相似材料压实度控制在0.85以上,所述相似材料的波速为2500~3000m/s,所述相似材料的热导率为2.2~2.5W/(m·K),比热容为0.7~0.8kJ/(Kg·℃),热扩散系数为1.0~1.5mm2/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系统(400)包括应力传感器(411),所述应力传感器(411)贴设在所述压力板(410)与所述隧道地质探测模型(100)接触的一侧,所述应力传感器(411)用于实时量测所述压力板(410)对所述隧道地质探测模型(100)施加的压力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系统(400)包括导向装置(430),所述导向装置(430)与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20)对应布置,所述导向装置(430)用于限制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20)的施压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410)与所述隧道地质探测模型(100)相近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控制系统(200)包括水温控制器(220),所述水温控制器(220)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0)电性连接,所述水温控制器(220)用于对所述储水箱(210)内的水加热或保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灾源体模型包括断层结构(133),所述断层结构(133)长30cm,走向N45°E,倾向NE,倾角为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地质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灾源体模型包括溶洞结构(132),所述溶洞结构(132)的容积为200mL,含水量160mL,所述溶洞结构(132)与所述隧道模型(111)的掌子面距离4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66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