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FF1和TFF3在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46624.8 | 申请日: | 202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9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黎孟枫;蔡俊超;陶天予;刘蕾;梁嘉儿;吴珏珩;何伟玲;霍励耘;林湛文;陈梓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G01N33/74;A61K45/00;A61P3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强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ff1 tff3 肺癌 转移 早期 诊断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TFF1和TFF3在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物质在制备肺癌骨转移诊断或早期筛查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TFF1和/或TFF3。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分泌蛋白TFF1和TFF3表达和肺癌特异性骨转移的关系,并验证了分泌蛋白TFF1和TFF3在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标本以及肺癌骨转移细胞中呈特异性高表达,提示分泌蛋白TFF1和TFF3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肺癌骨转移诊断标志物,能显著区分发生骨转移的肺癌病人与其他器官转移的肺癌病人和健康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TFF1和TFF3在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世界所有肿瘤中高居榜首。长期以来,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极低,尤其是中晚期和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仅有9%和1%。并且在实际临床诊断中,高达60%~80%的患者在诊断初期已经处于晚期,预后不良。转移是导致90%以上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其中,骨是晚期肺癌最常见且症状最严重的转移器官。较低的早期诊断率被认为是造成肺癌骨转移患者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
骨转移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其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当患者出现骨转移典型症状如骨痛、病理学骨折等就医时,通常已经发展为较大转移灶。临床实践中,常应用骨显像判断肿瘤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如:放射性核素骨扫描、PET、PET-CT和MRI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诊断不及时等缺陷,且在灵敏度、特异性和可操作性上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关于骨转移诊断的生物标记物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人员发现,相对于没有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患者ProGRP的血清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前瞻性研究,研究人员发现骨钙蛋白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出现意味着患者更易发生骨转移。而在晚期肺癌患者中,肿瘤细胞中CXCR4、BSP、OPN以及BMP4等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骨转移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上述研究目前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目前尚无骨转移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引用于临床,特别是肺癌,因此,探讨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高灵敏度且易于检测的骨转移早期诊断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物质在制备肺癌骨转移诊断或早期筛查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TFF1和/或TFF3作为生物标志物在制备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TFF1和/或TFF3的抑制性试剂在制备预防、抑制和/或肺癌骨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TFF1和/或TFF3作为靶点在筛选治疗或预防肺癌骨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志物组合。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物质在制备肺癌骨转移诊断或早期筛查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TFF1和/或TFF3。
优选地,所述物质包括定量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物质。
优选地,所述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物质包含在基因水平和/或蛋白质水平上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物质。
优选地,所述检测生物标志物的物质是用于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检测技术或方法中的物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免疫共沉淀法、免疫印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凝胶电泳法、近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免疫化学发光法、胶体金免疫技术、荧光免疫层析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免疫-PCR技术或生物素-亲和素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6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变档位自动识别分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缓存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