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CO2 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46621.4 | 申请日: | 202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6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合;鲁雄刚;张玉文;祝凯;李光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5B15/08 | 分类号: | C25B15/08;C25B15/023;C25B15/02;C25B9/65;C25B9/60;C25B1/2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剑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2 | 代理人: | 应风晔 |
| 地址: | 2004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co base sub | ||
1.一种利用CO2无碳脱氧制取CO气体的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造气炉、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外加直流电源电解系统;密闭造气炉产生的气相生成物被设置为由第一管道接入至气相生成物除尘装置,净化后的气相生成物通过第二管道进入换热器热流体入口,冷却后的气相生成物通过第三管道与气相成分检测装置连接,后经第四管道与第一增压机连接,增压后的气相生成物经第五管道与气动三通球阀连接,气动三通球阀第一出口通过第六管道与气体分离装置连接,气动三通球阀第二出口用于排空;气体分离装置制得的高纯CO气体通过第七管道接入第二增压机入口,高纯CO气体增压后经过第八管道输送并储存于CO气体储气柜;气体分离装置制得的高纯CO2气体经过第九管道与第一截止阀连接,后经第十管道接入第三增压机入口,高纯CO2气体增压后经过第十一管道输送并储存于CO2气体储气柜;外来高纯CO2气体由第十二管道与第二截止阀连接,后经第十三管道输送至CO2气体储气柜,CO2气体储气柜的高纯CO2气体经过第十四管道接入至换热器冷流体入口,换热后经过第十五管道与第三截止阀连接,后经第十六管道接入至压力流量调节阀,压力流量调节后的高纯CO2气体由第十七管道接入至CO2气体流量计入口,流量计量后经第十八管道接入安装于密闭造气炉炉底的底吹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CO2无碳脱氧制取CO气体的系统,其中,密闭造气炉吨位为5t至100t,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安装于密闭造气炉的炉身外部,外加直流电源电解系统安装于密闭造气炉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CO2无碳脱氧制取CO气体的系统,其中,还包括安装于密闭造气炉上部的料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CO2无碳脱氧制取CO气体的系统,其中,换热器产生的水蒸气经第十九管道输送至气体分离装置的水蒸气入口,用于吸附气体的再生分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CO2无碳脱氧制取CO气体的系统,其中,CO2分解吸热及熔渣直流电解还原耗热所需能量通过光伏、风力、水力或核能发电装置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66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培训定点停放的培训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乳型女性哺乳内衣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