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色牢强度改性锦纶复丝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44754.8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9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明;叶国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及时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22;D02G3/36;D02G3/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卓然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2 | 代理人: | 凌赵华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色牢 强度 改性 锦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色牢强度改性锦纶复丝,涉及纺织领域,包括两个涤纶纤维束,两个所述涤纶纤维束螺旋交叉捻合,两个所述涤纶纤维束外侧端面包覆设置有内芯包覆层,所述内芯包覆层外侧端面固定设置有锦纶纤维层,所述锦纶纤维层外侧端面等距分布设置有八个,本发明通过外侧设置的所述锦纶纤维层与八个所述无机复合纤维组成的复合层采用无机矿物与植物纤维的组合,不仅提高了锦纶复丝对染料上色基团的活性,有效的提高了上色率而且色牢度大,同时上色均匀,最外侧设置的所述耐磨保护层进行包裹,不仅使得锦纶复丝表层的耐磨性,同时其抗氧化性也大大提高,避免了该锦纶丝在使用过程中掉色,与长时间使用后氧化变色现象,使得色牢度进一步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色牢强度改性锦纶复丝。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加崇尚与追求舒适、健康,在这种形式下,面料早已突破了保暖、遮盖,防身的原始功能,进而促使了纱线的发展,而目前利用锦纶织出来的织物虽然具有较优的强度,密度小,织物轻,弹性好,耐疲劳破坏等优点,但是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色,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断裂强度较差,容易出现磨损断裂,影响使用,使用寿命也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色牢强度改性锦纶复丝,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色牢强度改性锦纶复丝,包括两个涤纶纤维束,两个所述涤纶纤维束螺旋交叉捻合,两个所述涤纶纤维束外侧端面包覆设置有内芯包覆层,所述内芯包覆层外侧端面固定设置有锦纶纤维层,所述锦纶纤维层外侧端面等距分布设置有八个,每个所述中分别嵌入设置有无机复合纤维,每个所述无机复合纤维中分别设置有植物纤维束,所述锦纶纤维层外侧设置有耐磨保护层,所述耐磨保护层与八个所述无机复合纤维外端面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涤纶纤维束外端面均涂覆设置有抗静电涂层,且每个所述涤纶纤维束的单强均大于6.5cN/dtex,从而不仅使得两个所述涤纶纤维束在发生相对滑动摩擦时,产生静电,同时有效的保证了锦纶复丝的内芯的强度,与弹性复原性,同时与所述内芯包覆层之间形成的空腔能有效的提高其透气性。
作为优选,所述内芯包覆层由PTT纤维丝与锦纶66纤维丝捻合编织而成,且两者比例控制在3:1—1:1,从而使得所述内芯包覆层具有高强的弹性与耐磨性时,同时具有良好的形变复原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PTT纤维丝与所述锦纶66纤维丝横截面均为圆形,且两者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的锦纶纤维层外侧端面层处设置有海藻酸纤维层,且与所述弧形面之间紧密贴合,大大提高了所述锦纶纤维层的抗拉强度。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植物纤维束分别由竹纤维、海藻纤维、聚酯纤维与活性碳纤维组成的复合纤维,且四者的质量比为4:6:9:1。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无机复合纤维分别由所述植物纤维束与纳米无机矿物纤维合成,且两者质量比为1:2所述纳米无机矿物纤维为石灰石矿物纤维、硅灰石矿物纤维与羟基磷灰石矿物纤维,且三者质量比为1:1:1,将所述植物纤维束与水进行混合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将所述纳米无机矿物纤维加入进行搅拌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耐磨保护层包括棉麻纤维、锦纶纤维与银纤维组成,所述耐磨保护层横向方向为棉麻纤维,纵向方向为锦纶56纤维、棉麻纤维与银纤维循环,横向纤维与纵向纤维之间交叉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棉麻纤维外表面涂覆设置有防氧化涂层,所述锦纶56纤维外表面涂覆设置有耐磨涂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及时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及时宇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4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