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手术车用软骨止血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40538.6 | 申请日: | 202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0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喆;刘舒云;刘雨丰;宁超;田广招;叶帆;郭全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3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和立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6 | 代理人: | 杨磊 |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手术 软骨 止血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手术车用软骨止血装置,该装置包括硬质中空杆、海绵安装板、手柄和海绵状结构,海绵安装板固定设置在硬质中空杆的第一端端部;海绵安装板包括安装盘和设置在安装盘的中心位置的通孔;海绵状结构固定安装在安装盘上并将通孔封堵住;手柄套设固定在所述的硬质中空杆上,所述硬质中空杆的第二端端部穿出所述的手柄并暴露在所述手柄的外部;该第二端端部的轴向开有抽吸口,该抽吸口用于与移动手术车的关节镜吸引器连通,通过所述关节镜吸引器产生的吸力使病人软骨损伤部位的液体经过海绵状结构的过滤后依次通过所述海绵安装板的安装盘的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硬质中空杆的中空通道和所述硬质中空杆的第二端端部的抽吸口进而被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手术车用软骨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对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经常会导致软骨组织出血。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持病人软骨损伤部位保持无液体的干燥状态,只能采用人工擦拭的手段,人工擦拭会导致病人疼痛,而且止血效果不佳。
移动手术车是在野外环境中方便医生进行手术的常用特种车辆,一般的移动手术车中设置有比较完备的手术设施,能够满足一般的手术需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移动手术车不具备软骨止血的功能,对于一些特殊手术的支持还不够完备,存在改进的空间。
申请人在实验和研发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移动手术车一般都配置有关节镜吸引器,如果能将关节镜吸引器应用到软骨止血上,可以随时将病人软骨损伤部位产生的软骨组织出血抽吸出来,这样比人工擦拭的止血效果要好,能够使病人的软骨损伤部位持续保持无液体的干燥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关节镜吸引器的吸力不是为止血设计的,吸力太大容易导致已经止血的病人软骨损伤部位再次出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移动手术车用软骨止血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如何将软骨止血装置与移动手术车相结合,设计移动手术车的关节镜吸引器的吸力控制手段,从而利用移动手术车的关节镜吸引器使病人的软骨损伤部位持续保持无液体的干燥状态,避免由于吸力太大导致已经止血的病人软骨损伤部位再次出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手术车用软骨止血装置,包括硬质中空杆、海绵安装板、手柄和海绵状结构,所述的硬质中空杆的中心设置有沿着轴向延伸的中空通道,所述的海绵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硬质中空杆的第一端端部;所述的海绵安装板包括安装盘和设置在安装盘的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与所述的硬质中空杆的中空通道连通;所述的海绵状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安装盘上并将所述安装盘的中心位置的通孔封堵住;所述的手柄套设固定在所述的硬质中空杆上,所述硬质中空杆的第二端端部穿出所述的手柄并暴露在所述手柄的外部;该第二端端部的轴向开有抽吸口,该抽吸口用于与移动手术车的关节镜吸引器连通,通过所述关节镜吸引器产生的吸力使病人软骨损伤部位的液体经过海绵状结构的过滤后依次通过所述海绵安装板的安装盘的中心位置的通孔、所述硬质中空杆的中空通道和所述硬质中空杆的第二端端部的抽吸口进而被排出。
优选地,所述安装盘与所述硬质中空杆之间的夹角α大于0度小于90度。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盘与所述的硬质中空杆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盘与所述的硬质中空杆之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盘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的安装盘的边缘位置均经过钝化处理,没有锋利边缘。
优选地,所述的手柄包括圆台部、圆柱部和圆盘部,所述的圆柱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圆台部和圆盘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圆柱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盘部的外径,也小于所述圆台部的底面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的海绵状结构为止血海绵或止血脱脂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0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