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预压槽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40476.9 | 申请日: | 2022-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虹舒;张欢;韩景明;许志鹏;张云峰;邓曦;王力;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预制 结构 预压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预压槽组件,包括固定载体、受力杆、压槽方钢以及吊装组件;所述固定载体内部形成一浇筑腔室;所述受力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载体的上方;所述压槽方钢通过所述吊装组件安装在所述受力杆下方;所述吊装组件具有螺杆调节件,以调节所述压槽方钢与所述浇筑腔室之间间距。本发明通过上述装置的配合使用,使得压槽方钢利于浇筑腔室上方,通过对浇筑腔室内注入混凝土,以预制出压槽,且由于吊装组件具有螺杆调节件,故可预制出不同深度的压槽,以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并达到提升预压槽施工精度以及施工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预压槽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施工工艺水平和业主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对整体质量和观感有了新的要求;同时,因建筑业的成本逐年升高,如何降本增效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已经较为成熟的传统的高能耗且浪费人力的工序中进行改革,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降低损耗,是工程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行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在预制构件浇筑时在装饰面内埋设管道采用原始的施工方法需要后期开槽,不仅难以控制槽体的垂直度和深度,施工过程中的噪音和粉尘影响周边环境且后期修缮率高,极大的增加了人工,材料和机具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预压槽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预压槽组件,以便于在浇筑成型的过程中进行预压槽处理,且还能够保证预压槽的施工精度以及施工速率,避免出现返工等情况发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预制结构预压槽组件,包括固定载体、受力杆、压槽方钢以及吊装组件;
所述固定载体内部形成一浇筑腔室;
所述受力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载体的上方;
所述压槽方钢通过所述吊装组件安装在所述受力杆下方;
所述吊装组件具有螺杆调节件,以调节所述压槽方钢与所述浇筑腔室之间间距。
所述受力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器,使所述受力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载体上方。
所述固定器包括套接管以及卡接头;
所述套接管与所述受力杆插接,且所述套接管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固定件,使所述受力杆与所述套接管固定;
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套接管的端部固定,且与所述固定载体卡接,所述卡接头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第二螺栓固定件,使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固定载体固定。
所述固定载体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四个U型钢,使四个所述U型钢之间形成所述浇筑腔室;
所述U型钢的凸出端设置在背离所述浇筑腔室的一侧,用于所述卡接头卡紧固定。
所述吊装组件包括第一方钢夹以及第二方钢夹;
所述第一方钢夹与所述受力杆通过第三螺栓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方钢夹与所述压槽方钢通过第四螺栓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螺杆调节件的一端螺纹贯穿所述第一方钢夹并与所述第二方钢夹顶部转动连接。
所述吊装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受力杆上。
所述压槽方钢包括方钢母杆、方钢子杆以及封堵件;
所述方钢母杆的一端套接所述方钢子杆,另一端安装所述封堵件,使所述方钢子杆沿所述方钢母杆内部移动。
所述方钢子杆外壁设置有多个螺纹孔,所述方钢母杆外壁螺纹安装有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的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404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