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冲压零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9655.0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1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全;张亮;黄学启;程晓杰;林兴明;李蔚然;商进;马耀峰;黄俊;隋海波;徐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22/02;B21D28/24;B21D28/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地址: | 1000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零件 生产 方法 |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冲压零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板料尺寸和热冲压工艺参数;根据所述板料尺寸和所述热冲压工艺参数,将所述板料落料,并进行奥氏体化热处理,生成初始板料;对所述初始板料进行热冲压,不进行保压,生成热成型件;对所述热成形件进行热冲孔和热切边,生成初始零件;对所述初始零件进行保压淬火,生成目标零件;对所述目标零件进行形状精度和性能检测。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使得零件在强度很低的情况下完成了冲孔和切边,然后再进行保压淬火,提高零件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冲压工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冲压零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热成形的零件的抗拉强度都可以在1350MPa以上。随着更高强度材料的开发,目前抗拉强度能达到1800MPa和2GPa的热成形钢得以开发。在高强度的热成形钢应用后,冲压出的热成形零件强度很高。高强度是该零件的一个优点,但是因为零件的强度太高,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很难进行后续的冲孔和切边。针对如此高强度的汽车零件,在冲孔和切边过程中,对刃口的损伤很大。很容易导致冲孔和切边很少数量的零件后,就需要修理冲孔和切边模具。
基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热冲压零件的生产方法,能够使得零件在强度很低的情况下完成了冲孔和切边,然后再进行保压淬火,提高零件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冲压零件的生产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零件在强度很低的情况下完成了冲孔和切边,然后再进行保压淬火,提高零件的强度。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冲压零件的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板料尺寸和热冲压工艺参数;根据所述板料尺寸和所述热冲压工艺参数,将所述板料落料,并进行奥氏体化热处理,生成初始板料;对所述初始板料进行热冲压,不进行保压,生成热成型件;对所述热成形件进行热冲孔和热切边,生成初始零件;对所述初始零件进行保压淬火,生成目标零件;对所述目标零件进行形状精度和性能检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板料尺寸和热冲压工艺参数,包括:基于目标零件的冲压仿真和碰撞仿真分析,确定合理的板料尺寸和轮廓,以及热冲压工艺参数的具体数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板料落料,包括:通过剪板机,落料线和激光切割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所述板料的落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行奥氏体化热处理,生成初始板料,包括:将所述板料在加热炉中加热,并保温设定时间,从而使得所述板料完全奥氏体化,生成初始板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初始板料进行热冲压,包括:将所述初始板料转移至压力机上进行热冲压成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热成形件进行热冲孔和热切边,生成初始零件,包括:压机下工作台的顶缸动作,顶起冲孔模和切边模向上运动,切除所述热成型件在冲孔处和边部多余板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初始零件进行保压淬火的保压压力为1000kN至8000kN,保压时间为5S至10S。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目标零件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目标零件模具的设计与开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进行热冲压零件的设计和开发,包括:通过对热冲压零件的设计与开发,确定目标零件的冲孔和切边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所述进行所述热冲压零件模具的设计与开发,包括:基于完成设计的目标零件,进行相关模具的设计和开发。
基于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有以下优点和进步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9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