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乌尔新植物杆菌LW1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7423.1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斌;王艳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02F3/30;C12R1/01;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乌尔 植物 杆菌 lw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乌尔新植物杆菌LW1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该菌株为乌尔新植物杆菌(Phytobacter ursingii)LW1,该菌株已于2021年11月4日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033。该乌尔新植物杆菌LW1菌株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在4‑40℃之间都具有较好的脱氮能力。可用于中低温含氮废水的脱氮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株乌尔新植物杆菌LW1在废水生物低温脱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厂、农业化肥以及农药的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被排入环境中,从而产生了多种多样、成分复杂的废水。工业废气氮氧化物的沉降、固体废物的迁移下渗、废水的不合理排放、氮肥的过量施用及污水的回用灌溉等诸多因素,造成水体硝酸盐污染严重。国土资源部统计发现,我国各地区地下水都有硝酸盐污染情况发生,硝酸盐已成为水污染的普遍因子。硝酸盐在人体内容易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引起人体器官的癌变、畸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
生物脱氮技术是目前应用广泛且经济效益较高的脱氮方法。然而,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冬季污水进水温度普遍低于硝化及反硝化功能菌群的适宜生长温度,导致冬季低温条件下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以及菌群数量均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系统硝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利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工艺技术的处理效能大幅下降,出水水质达标保障率极低,特别是对氮、磷的去除尤为困难。工程中常采用降低负荷、延长水力停留时间、保温等措施来使冬季的出水水质达标,但这些措施增加了运行成本,处理效果不稳定。
乌尔新植物杆菌LW1的优势在于它是异养菌,生长速率快,生物量大,可在好氧池内长时间停留,同时它耐低温,在低温条件下可以保持较高的脱氮活性。此外,耐有机负荷,可同时去除硝态氮和氨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脱氮技术对于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效率低与处理效果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在低温含氮废水中的高效脱氮菌。
本发明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了一株具有低温脱氮性能的菌株,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属于乌尔新植物杆菌(Phytobacter ursingii),命名为乌尔新植物杆菌Phytobacter ursingii LW1。该菌株测序得到的16S rRNA基因序列包含1371个碱基,用Blast程序在Genebank中与已登录的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该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Phytobacter ursingii(乌尔新植物杆菌)同源性达99.55%,与Phytobacter diazotrophicus(重氮营养植物杆菌)同源性达98.61%;测序得到的atpD基因序列为683bp,用Blast程序在Genebank中与已登录的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该菌的atpD基因序列与Phytobacter ursingii同源性达99.41%;测序得到的infB基因序列为763bp,用Blast程序在Genebank中与已登录的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该菌的infB基因序列与Phytobacter ursingii同源性达98.56%菌株的16S rRNA系统进化树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一株乌尔新植物杆菌(Phytobacter ursingii)LW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GDMCC No:62033,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为2021年11月4日。
优选地,所述乌尔新植物杆菌LW1在低中温废水脱氮处理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脱氮处理的温度为4-40℃。
更优选地,所述脱氮处理的温度为4-15℃。
优选地,所述乌尔新植物杆菌LW1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硝态氮、氨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7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