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36595.7 | 申请日: | 2022-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2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范洪博;庄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32;H04L67/10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林崇 |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数据 安全 保护 系统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信息录入设备、人脸识别设备、区块链平台、数据储存设备以及控制主机,将其分别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其装在一个防护箱内部;
步骤二:在步骤一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录入设备将每一个人的信息数据录入设备中,然后再进一步录入人脸信息,将其通过区块链平台、数据储存设备以及控制主机进行记录和储存;
步骤三:在步骤二的基础上设定加密中心,该加密中心具有进入密码,该进入密码是用户自行设定的密码,也可以通过人脸信息进行进入;
步骤四:隐私设密,对人们的信息设置私钥、录入人们的指纹、输入人们的联系方式和输入人们的紧急联系人联系方式进行加密,然后使用人们的的私钥地址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再传送到脱链的可信存储库;存储库首先会检查区块链中的登记备案信息,确定人们的信息的合法性;
步骤五:设定外围工作人员的保护模块,该保护模块需要工作人员输入进入的密码,同时还需要具备第二方人员指纹确认才可以进入系统;
步骤六:对数据储存设备以及控制主机进行保护,在二者设备上增设防盗系统,该防盗系统具有报警功能,一旦出现人为破坏将会发出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还增设验证模块,用户在进入系统查看个人信息时需要输入手机号,通过手机来获取验证码,通过录入验证码才可以进入系统,该手机号可以自行设定,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家人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储存设备具有备份模块,通过备份模块可以将相关信息进行备份,防止其丢失后难以找回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录入设备录入以下信息: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用户手机号、用户身份证相关信息以及用户的工作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数据移出,该数据移出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数据中心将加密信息复制移动至移动存储、远端下载内部;
其次,移动存储、远端下载经过安全检测,安全检测显示安全时,发送信号给安全中心,安全中心发送动态密码给移动存储、远端下载,安全检测显示不安全时,发送信号给管理员,对管理员进行警告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在上传用户个人信息数据时需要进行安全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检测对数据进行检测,并对访问地址进行保存记录;
其次,安全检测显示安全时,将数据传送给加密中心,通过加密中心对数据进行加密,加密中心在将加密后的数据传送至数据中心进行保存,安全检测显示不安全时,对保存的数据进行删除,并将上传地址加入黑名单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外围工作人员在录入密码以及授权时需要向总控室发出请求指令,在得到相关信息反馈后才可以进行相关数据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控室与操作设备之间具有管理员,管理员来负责衔接二者之间的工作,管理员也是需要经过输入密码,进行人脸识别才可以进行系统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65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