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36340.0 | 申请日: | 202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0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孙晓艳;路长远;黄帅;郝瑞然;许俊丽;孙书荃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20;C02F1/28;C02F1/38;C02F1/52;C02F1/6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宋文岩 |
地址: | 4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废水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沿竖向向下依次连接的进液机构、除沫机构、投药机构、吸附机构及离心式分离机构,所述离心式分离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且离心式分离机构连接有一根安装竖杆,所述安装竖杆自离心式分离机构处沿竖向向上延伸出除沫机构的上端,于所述安装竖杆上分别安装有表面消沫叶片和搅拌叶片,所述表面消沫叶片位于除沫机构上方,且表面消沫叶片的下表面贴近除沫机构的上表面,所述搅拌叶片位于投药机构和吸附机构之间。本发明提高了重金属废水的处理速率,使得净化后的水符合排出标准。本发明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所产生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生产生活中,重金属污染也会随之发生,其主要来源于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重金属不仅对环境中土壤、水质造成污染,而且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需要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目前,较为严重的污染方式为重金属水污染,进行需要对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净化,使得重金属由废水中分离而出,进而实现废水净化直排的目的。现有的重金属废水净化流程较为复杂,一般经过过滤池-PH调节池-絮凝池-沉降池-净化池,而且大多数仅针对大型的企业,这种企业废水量较大,采用上述的重金属废水净化系统来净化重金属废水,速度较慢,不适合中小型企业中重金属废水的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用以适应中小型企业所产生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提高重金属废水的处理速率,使得净化后的水符合排出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沿竖向向下依次连接的进液机构、除沫机构、投药机构、吸附机构及离心式分离机构,所述离心式分离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且离心式分离机构连接有一根安装竖杆,所述安装竖杆自离心式分离机构处沿竖向向上延伸出除沫机构的上端,于所述安装竖杆上分别安装有表面消沫叶片和搅拌叶片,所述表面消沫叶片位于除沫机构上方,且表面消沫叶片的下表面贴近除沫机构的上表面,所述搅拌叶片位于投药机构和吸附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式分离机构包括外装配壳,于所述外装配壳的下端构造有排渣管,于外装配壳内安装有离心除渣单元,于所述离心除渣单元与外装配壳之间形成集渣腔,所述排渣管与集渣腔的下端连通,所述离心除渣单元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除渣单元包括设置于外装配壳内的离心盘,于所述离心盘内设置有旋流进液盘,所述旋流进液盘的径向长度沿竖向向下渐扩,于旋流进液盘的下端和离心盘相对应处形成进液通道,于旋流进液盘内设置有引流斗,所述引流斗的上端构造有导液沿,所述导液沿与旋流进液盘相对应处形成过流通道,于引流斗内沿其周向均匀地构造有引流叶片,各所述引流叶片与安装竖杆固定连接,于引流斗的下端构造有一根延伸出外装配壳下端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驱动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盘包括位于上部的进水套和位于下部的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径向长度由进水套处向下渐缩,且分离筒的下端与出水管连接;于所述旋流进液盘的外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地构造有多个旋流叶,相邻的旋流叶之间形成增压流道;所述引流斗的上端构造有引流筒,所述导液沿形成与引流筒的上端,且引流叶片位于引流筒内。
进一步的,于所述旋流进液盘的上端中心处开设有正多边形的装配孔,所述安装竖杆与旋流进液盘连接处构造有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柱形结构,于安装竖杆上构造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的上端支撑吸附机构的下端中心处,一根硬质弹簧套装于安装竖杆上,且硬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凸缘的下端和旋流进液盘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的驱动电机,于所述出水管上装配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经传动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离心盘的下端沿其周向均匀地刮渣板,各所述刮渣板沿离心盘的径向延伸,且刮渣板的下端与外装配壳的内侧底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6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