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瑶风茶生产用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6170.6 | 申请日: | 2022-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4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黎健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健秀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5/00;A61P29/00;A61P43/00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蔡浩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瑶风茶 生产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茶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瑶风茶生产用制备方法,该用于瑶风茶生产用制备方法的原料成分包括:显脉旋覆花20‑30份、高良姜15‑20份、姜黄10‑12份、平卧菊三七18‑20份,该瑶风茶通过显脉旋覆花、高良姜、姜黄和平卧菊三七混合制备,显脉旋覆花可以治疗发汗、祛风、除湿、通经络和消肿止痛;高良姜可以祛风、散寒、行气和止痛;姜黄可以活血、行气、祛风和止痛;平卧菊三七有良好的镇痛、止血抗疟、降糖和抗肿瘤,该瑶风茶的制备原料都是食品成分,是一款凝聚瑶族传统医学精华之大成的优秀健康食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茶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瑶风茶生产用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瑶风茶产品是一来自中国瑶族之乡大瑶山金秀瑶族传统食疗草本医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药食同源原理研制而成,所用原料经过独特的炮制和发酵工艺最大程度开发出原料的功效。且都是食品成分,瑶风茶可以说是一款凝聚瑶族传统医学精华之大成的优秀健康食品。
瑶风茶主要成分包括显脉旋覆花(小黑药)、高良姜、姜黄、平卧菊三七。显脉旋覆花:毛莨科植物脉旋覆花的根茎,云,贵,川,陕等地分布广泛,俗称“小黑药”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悠久的食药用历史。《开宝本草》,《本草图经》对风湿,通经络,消骨梗之功效均有记载,2010年正式被国家卫生部纳资源食品名录。显脉旋覆花性味功效:发汗,祛风,除湿,通经络,消肿止痛。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根,在海南,广西等均有分布,气香,味辛辣,高良姜具有食药两性,《本草纲目》记载可“破冷癖”,《本草汇言》记载可“祛寒湿”,此物辛散之极,故能以辟寒气,散寒止痛,治寒,湿,痹。目前已列入我国药食同源名录。高良姜功效: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姜黄: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同时也是药食同源两用药材,传统医学认为,本品辛,苦,温,归肝,脾经,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肋疼痛,经闭腹痛,风寒湿痹。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抗炎作用,并且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姜黄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常用于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疼痛。平卧菊三七:又名蔓三七,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植物,含有生物碱,香豆素类,黄酮类,苯并呋喃,多糖有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止血,抗疟,降糖,抗肿瘤等药理活性,菊三七是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营养丰富,保健功效出色。平卧菊三七入药后能消炎止痛,能快速消除炎症,也能疼痛症状快速好转。
目前的中药茶饮制备原料不全是食品成分,内部含有部分药物,且对于治疗发汗、消肿止痛、祛湿散寒、抗肿瘤消除炎症等疗效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瑶风茶生产用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中药茶饮制备原料不全是食品成分,内部含有部分药物,且对于治疗发汗、消肿止痛、祛湿散寒、抗肿瘤消除炎症等疗效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瑶风茶生产用制备方法,该用于瑶风茶生产用制备方法的原料成分包括:显脉旋覆花20-30份、高良姜15-20份、姜黄10-12份、平卧菊三七18-20份;
该用于瑶风茶生产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包括:
步骤一:取显脉旋覆花、高良姜、姜黄和平卧菊三七,将其放置在容器中,加入过量的清水进行洗净,洗净后,对这些中药材进行处理,首先去除显脉旋覆花的枝叶茎秆,留下花朵部分,对高良姜除去鳞皮,切净须根,将根茎剪成5-10厘米长的小段,对姜黄的根部,通过切片装置将其切割成0.5-0.6厘米的薄片,去除平卧菊三七的土层上部分,并将根部进行切块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健秀,未经黎健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6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