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5557.X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骁;李祥洋;罗恩洪;高鹏;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C02F3/34;E02B3/02;E02B3/12;E02B3/14;E02B3/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国君 |
地址: | 61002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地 公园 生态 净化系统 | ||
1.一种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预处理子系统、人工介质水质净化子系统、浅水型植物湿地系统、多孔介质生态滤床、深水型植物湿地子系统;
所述沉淀预处理子系统通过增加过水断面,降低水流流速,减弱水流挟沙能力,从而起到沉砂和缓冲作用,降低河水中的可沉降物质含量,并阻挡垃圾和漂浮物进入湿地系统;
所述人工介质水质净化子系统采取人工介质与生态浮岛强化净化水中污染物,通过合理设置根子系统空间使植物根系形成“毡垫”状构造,以提高植物的吸收功能和截留颗粒态污染物及藻类的能力,下层悬挂弹性填料作为介质填料,以富集微生物,形成高效接触氧化水质净化子系统;
所述浅水型植物湿地子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密集生长、根系吸收、基质过滤等方式来吸附、截滤、生化降解河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并具有一定的景观功能,湿地、水面、绿地相互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预处理子系统和人工介质水质净化子系统设计流量为Qmax=1.5万m3/d,有效停留时间为6h,有效水深为2.5m,设计水面面积为2240m2,有效停留时间为4h,90~120天吸泥一次,边坡设计为1:3的植物缓坡,人工介质的填充率为23%,采用格宾石笼护脚,多孔混凝砌块护坡,进水侧和出水侧的边坡为浆砌毛石硬化,水流方向的左右两侧边坡为植物的生态护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型植物湿地子系统的有效面积为5743m2,湿地运行水位为0.6m,水力停留时间为4.4h,设置3道浆砌毛石溢流堰起布水整流形成推流流场,浅水型植物湿地子系统内部设置生态岛屿,起到流场的优化作用,生态岛屿边坡为1:3的缓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生态滤床采用加气轻质混凝土,加气轻质混凝土具有吸附磷的功能,由多孔混凝土和加气轻质混凝土构成的生态滤坝进一步降低水中的含磷量,且能够对水体中固体颗粒起到拦截作用,生态滤坝中预留一定的过鱼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介质生态滤床设计面积为1800m2,接触时间约为0.5h,共分为两个单元,位于浅水型植物湿地子系统进口和出口处,由多孔混凝土透水滤坝和轻质加气混凝土填料框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型植物湿地子系统为大面积的水体,保留有生态岛礁,配置沉水型水生植物和适量鱼类,保障出水水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型植物湿地子系统设计水面面积为10294 m2,最大设计水深3.0~4.0m,平均水深3.5m,池中保留两座的生态岛礁,岛礁边坡为不小于1:3的缓坡,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9.0h,底部配置沉水植物,边坡配置挺水植物带,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主要依赖于水体的自净容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地公园式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净化系统还包括排泥辅助配置,排泥辅助配置为吸泥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55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