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笼螺旋缠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30023.8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8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崔喜;刘伟;芮兴龙;孙泽昌;马伟;李为宝;苟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7/20 | 分类号: | B21F2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先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3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螺旋 缠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笼螺旋缠绕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钢筋对预设直径的模具进行缠绕,使钢筋成密集型螺旋状的箍筋;对多根主筋进行等间距标记;使用至少三根主筋穿过箍筋,使用至少两个托辊,将托辊置于主筋的两端,拉伸箍筋,使箍筋分布在主筋上;调整箍筋的间距,使其对应主筋的标记,首先对主筋的两端进行焊接;移动托辊逐步穿过箍筋,同时进行焊接,直至完成具有三根主筋的钢筋笼;将其余的主筋穿过钢筋笼进行焊接,完成最终钢筋笼的成品。本发明提出的钢筋笼螺旋缠绕方法及装置,其机械结构以及安装环境远优于现有的钢筋笼缠绕机械,安全隐患小,且工程量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笼螺旋缠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建筑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桩基础是目前建筑典型的基础形式,具有承载能力高、施工工艺成熟、靠性强等诸多有优点,桩基础中钻孔灌注桩由于适用性广泛,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由于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长度不一,一般都是采购钢筋原材在施工现场加工。在钢筋笼的螺旋箍筋加工中,传统操作方法都是工人自己测量,手动将钢筋缠绕在主筋上,从而容易造成螺旋箍筋缠绕的间距不符合要求、螺旋箍筋缠绕不紧密、螺旋箍筋脱焊严重等问题。
钢筋笼的螺旋箍筋问题是质量通病,现场管理过程中的耗费大量的管理精力,同时也造成了桩基施工质量不可控,其原因主要为钢筋笼为组装件,工程量大且较为繁琐,同时螺旋箍筋在缠绕时本,箍筋与主筋并非固定接触,进一步导致焊接前便存在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钢筋笼螺旋缠绕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笼螺旋缠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钢筋对预设直径的模具进行缠绕,使所述钢筋成密集型螺旋状的箍筋;所述箍筋的内径大于钢筋笼的内径;
S2,对多根主筋进行等间距标记;
S3,使用至少三根主筋穿过箍筋,使用至少两个托辊,将至少两个所述托辊分别置于主筋的两端,拉伸所述箍筋,使所述箍筋分布在主筋上;
S4,调整箍筋的间距,使其对应所述主筋的标记,首先对所述主筋的两端进行焊接;
S5,移动托辊逐步穿过箍筋,同时进行焊接,直至完成具有三根主筋的钢筋笼;
S6,将其余的主筋穿过所述钢筋笼进行焊接,完成最终钢筋笼的成品。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S3中所述托辊的圆周上分布多个滑动组件,所述主筋被设置在滑动组件上滑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主筋被设置与滑动组件相对滑动,具体使用时,移动托辊在箍筋内沿着主筋滑动,使得主筋与箍筋接触紧密,从而进行焊接作业,同时由于滑动组件的存在,摩擦力较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
多个凹槽,沿所述托辊的长度方向设置;
多个第一滚轮,安装在凹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箍筋被拉伸,其内径变小,为了将紧密型的箍筋拉伸至指定的长度,需要箍筋的内径大于钢筋笼的内径,此处可以直接计算获得或者使用计算机直接计算。
基于如上任意一项一种钢筋笼螺旋缠绕方法的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的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的转动机构和移动排线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被设置为安装模具,所述模具沿其长度方向与移动排线机构的移动方向平行,其中,转动机构带动模具转动,移动排线机构带动钢筋匀速移动,使得钢筋在模具上均匀缠绕,形成紧密型螺旋状的箍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控制移动排线机构匀速移动,电机驱动转动机构旋转,此时移动排线机构使得钢筋在模具上均匀缠绕,形成紧密型螺旋状的箍筋,拆卸模具,取出成型的箍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30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盖刻码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隔膜用的吸挤液一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