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测序仪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24468.5 | 申请日: | 2022-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3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银;巩赞博;巩赞斌;巩赞华;黄咏华;彭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G01N35/10;G01N3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宏创有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37 | 代理人: | 黄培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测序仪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因测序仪及使用方法,属于基因测序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缺口,缺口处匹配安装有封盖,外壳体内设置有存放机构a、存放机构b以及存放机构c,存放机构a用于存放试剂盒,试剂盒内存放有样本与试剂,存放机构b用于存放吸头,存放机构c用于存放测序芯片,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机构与移液机构,牵引机构的牵引端与吸头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牵引机构用于牵引吸头在试剂盒与测序芯片之间发生移动,移液机构利用吸头实现试剂盒内的样本或试剂定量滴落至测序芯片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测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测序仪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其核心部件为基因测序芯片,目前,应用于临床或研究的基因测序仪一般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手动上样等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每次上样时上样量并不能精准控制,上样效率极低,且测序周期较长, 另外,样本试剂较为昂贵,人工手动上样的方式,会耗费更多的试剂量,无形中也增加了试验成本,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精准定量上样的基因测序仪,取代人工手动上样,提高上样量的精准度以及降低测序周期,其一般都是通过牵引试剂管在三维坐标系中任意移动,即牵引试剂管向基因测序芯片移动或远离基因测序芯片,并通过使试剂管中的试剂定量滴落至测序芯片上,实现自动化精准定量上样,例如,申请号为 201710729545.X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因测序仪,其通过平移驱动装置驱使滑座沿水平方向发生位移,进而使间隔地设于滑座上的多个试剂筒的出液口交替地位于基因测序芯片的上方,通过供液驱动装置驱使试剂筒内的密封活塞以设定位移量向下运动,实现试剂定量滴落至测序芯片上的目的,然而,这种自动化精准定量上样的方式存在着以下缺点:1、实际测序试验中,基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试剂有四种,加上冲洗用的试剂,一共有五种,一方面,试剂的
移动为高精度移动,稍有偏差就会发生试剂位置偏差,影响整个测序过程,故而对牵引试剂发生移动的牵引结构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牵引这些试剂在测序芯片与远离测序芯片之间不断移动切换,其移动轨迹为直线,位移量非常大, 牵引结构的磨损累积起来较为可观,进一步增强了对制造牵引结构的材料的性能要求;2、其只是单纯实现了定量上样,试剂只是单纯滴落在样本上,没有使试剂与样样本之间充分混合接触,试剂与样本之间的结合较为缓慢,测序周期较长,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因测序仪及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测序仪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因测序仪,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缺口, 缺口处匹配安装有封盖,外壳体内设置有存放机构 a、存放机构 b 以及存放机构 c,存放机构 a 用于存放试剂盒,试剂盒内存放有样本与试剂,存放机构 b 用于存放吸头,存放机构 c 用于存放测序芯片;
外壳体内还设置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牵引机构与移液机构,牵引机构的牵引端与吸头之间可拆卸式连接,牵引机构用于牵引吸头在试剂盒与测序芯片之间发生移动,移液机构利用吸头实现试剂盒内的样本或试剂定量滴落至测序芯片上。
进一步的,存放机构 a 包括直线模组 a 与立柱,直线模组 a 用于驱使立柱发生移动且移动方向垂直于外壳体设置有缺口的侧壁,立柱上安装有呈水平布置的托盘,托盘远离缺口的一端设置有挡板;
试剂盒通过导向件与托盘之间构成可拆卸式滑动导向配合, 试剂盒的上端面均匀间隔设置有多组试管孔,试管孔内设置有试管,试管内装有样本或试剂。
进一步的,存放机构 c 包括安装在外壳体内的立架,立架靠近缺口,立架上安装有呈水平布置的托台,托台的上端面设置有 安放槽且安放槽贯穿托台沿立柱移动方向的两侧面,安放槽内滑 动安装有退杆,立架上设置有用于驱使退杆发生滑动的直线模组 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晨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4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