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纤维活性生物饲料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20527.1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姚燕燕;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燕燕;雷云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7;A23K40/00;A23L5/20;A23N17/00;C12M1/26;C12M1/16;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汇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4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纤维 活性 生物 饲料 生产工艺 设备 | ||
1.一种木质纤维活性生物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粉碎,将棉花、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的全杆成分进行机械揉切或粉碎加工,根据产品用途来调控揉切或粉碎粒度;
S2、亚临界水解处理,将揉切或粉碎后的秸秆投入亚临界水催化水解反应釜,将处于亚临界状态的饱和水蒸汽直接作用于棉花秸秆、玉米秸秆等材料,并处理15至60分钟,可以根据不同来源的秸秆材料来调控反应釜内的处理温度、处理压力和处理时间;
S3、接种,将步骤S2的生成物输入到固体发酵罐,将预先扩大培养好的酵母、乳酸菌等菌种连同液体培养基一起,以10%至20%的重量比接种到亚临界水处理生成物中,将灭菌空气输入发酵罐内的同时使发酵罐启动运转,使菌液和亚临界水处理产物充分混合;
S4、发酵,将发酵罐内的温度调控至25至30℃的范围,实行第一阶段的酵母发酵,发酵时间为18至22小时,充分利用发酵罐中的剩余氧气来促进酵母细胞的生长繁殖,以达到发酵罐内缺氧状态的目的,为第二阶段的厌氧发酵创造条件;
酵母菌发酵18至22小时后,将发酵罐内温度调控至35至37℃,停止搅拌并维持该发酵温度48至72小时,实施第二阶段的植物乳杆菌的厌氧发酵,以物料的pH值达到3.5至4.5为发酵终止时间;
S5、干燥出品,采用低温负压干燥法,将完成发酵的饲料水分减低至15%以下,经压块、称重或真空包装制成饲料成品。
2.一种木质纤维活性生物饲料的生产设备,包括外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1)内设有发酵内罐体(2),所述发酵内罐体(2)外壁上滑动连接有升降环(11),所述升降环(11)的侧壁开设有料槽(13),所述发酵内罐体(2)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料口(8),所述发酵内罐体(2)内设有多个储气罐(3),且所述储气罐(3)有软质橡胶部分(302)与金属部分(301)组成,所述升降环(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气囊(9),所述伸缩气囊(9)通过进气管(6)与储气罐(3)相通,所述伸缩气囊(9)上端还连通有出气管(10),且所述进气管(6)的管径大于出气管(10)的管径,所述发酵内罐体(2)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15),所述进气管(6)内安装有脉冲阀,所述料槽(13)内安装有将料槽(13)内物料挤出的挤出装置,所述外罐(1)内顶部设有输液管(16),所述外罐(1)内还设有与储气罐(3)相通的输气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活性生物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3)内滑动连接有翼型板(4),且所述翼型板(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储气罐(3)的软质橡胶部分(3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活性生物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嵌设在料槽(13)内壁上的中空橡胶环(14),所述中空橡胶环(14)内嵌设有多个弹簧(12),所述翼型板(4)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储气罐(3)的内壁上嵌设有闭合线圈(7),且所述闭合线圈(7)通过二极管与弹簧(12)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活性生物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囊(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升降环(11)的下端,所述伸缩气囊(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外罐(1)的内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纤维活性生物饲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0)的出气端设置在外罐(1)内壁上,且所述出气管(10)的出气端设置在进料口(15)下方,所述软质橡胶部分(302)靠近出料口(8)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燕燕;雷云,未经姚燕燕;雷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205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