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018064.5 | 申请日: | 2022-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8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汪城;李乾坤;余俊声;苑克敬;朱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子奇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加 可控 辅助 热源 脉动 热管 传热 系统 | ||
1.一种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并将所述温度信号反馈至温度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
温度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对所述温度信号进行识别、判断,并向外加热源控制系统反馈执行命令;
外加热源控制系接收到所述执行命令后对辅助热流的强度和周期进行调节,并利用新的运行策略促进脉动热管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信号包括控温对象的温度、脉动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控温对象布置于所述脉动热管蒸发端;
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控温对象温度以及所述脉动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温度有以下方式:
将温度传感器贴附、粘结或焊接、连接在控温对象表面、脉动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表面,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控温对象的温度、脉动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的温度;
利用温度传感器深入控温对象、脉动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内部一定深度,并测量所述控温对象的温度、脉动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的温度;
采用非接触式对控温对象表面、脉动热管蒸发端和冷凝端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控温对象和脉动热管的蒸发端与冷凝端进行温度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温度数据存储于历史数据中。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对所述温度信号进行识别、判断包括,
基于监测到的温度数据和历史数据,依据温度的变化趋势和温度阈值,判断控温对象和脉动热管的状态;
所述控温对象和脉动热管的状态包括控温对象是否需要散热、脉动热管是否已启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所述控温对象和脉动热管的状态,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干预运行;
若无需进行干预,则维持脉动热管初始状态,启动或不启动;
若需要进行干预,则诊断脉动热管需要强制终止或启动新的运行策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动热管的诊断包括,
若诊断强制终止,则终止冷却器状态;
若诊断脉动热管需要启动新的运行策略,则调节刺激热流控制器,设定刺激热流的幅值和持续时间;
依据脉动热管和控温对象的温度监测结果,通过计算机判断是否需要对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节,所述对运行状态进行控制调节包括延续刺激、撤除热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的运行策略包括,
针对被控温热管理对象,利用传感器进行温度状态监控;
判断所述被控温热管理对象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并判断是否需要启用新的运行策略,并开启刺激热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被控温热管理对象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并依据历史数据及其变化方式判断被控温热管理对象的状态,若温度持续升高,且温度升高无明显趋缓时,启动所述新的运行策略,开启刺激热流,并在适当时机撤除热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温度差和变化速率两个变量来判定温度是否趋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加可控辅助热源的脉动热管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撤除热流的判定包括,
判定脉动热管启动,根据脉动热管蒸发器或冷凝器的温度变化,并利用传感器判定;
设定时间,以计时器为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80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