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5390.0 | 申请日: | 202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季桐;王刚;陈泽华;张群力;熊亚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吕哲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三相 溶液 蓄能 互叉式 蜂窝 平板 溢流 换热器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及方法,换热器中,多个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左右相互交叉排列于壳体内且在壳体的竖直方向上逐层分布,蜂窝肋片固定于换热平板的顶部,蜂窝肋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蜂窝状的容纳胞体,容纳胞体具有容纳三相溶液的中空部,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中的三相溶液受热吸能浓缩析出晶体,中空部定位地留存晶体,受热浓缩形成的气体自第二管道排出,当第二管道输入水蒸气同时溶液循环泵将壳体底部的三相溶液循环泵入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时,晶体吸收水蒸气的同时经过泵入的三相溶液溶晶,溶晶释放的热能经由换热管路中的流体导出。本装置解决了蓄能密度低、释能速率慢和结晶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相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及方法。
背景技术
吸收式蓄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热能存储技术,具有蓄能密度高、热损失小和长时间蓄能,以及具有采用环保工质对和利用低品位余热等优点。然而,现有的吸收式蓄能系统的换热器中尚存在蓄能密度低、释能速率慢和结晶堵塞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蓄能密度高、释能速率平衡和防结晶堵塞的吸收蓄能换热器。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及方法,蓄能密度高、释能速率平衡和防结晶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包括:
壳体,其为容纳用于蓄能的三相溶液的封闭结构;
第一管道,其一端连通所述壳体下部,另一端连通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第一管道设有溶液循环泵以将所述三相溶液自所述壳体下部泵入所述壳体上部;
多个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其左右相互交叉排列于壳体内且在壳体的竖直方向上逐层分布,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包括,
换热平板,其带有溢流槽,
蜂窝肋片,其固定于所述换热平板的顶部,蜂窝肋片包括多个排列成蜂窝状的容纳胞体,所述容纳胞体具有容纳所述三相溶液的中空部,
盘管,其固定于所述换热平板的底部;
第二管道,其设于所述壳体以气体连通壳体;
第三管道,其连通所述盘管形成换热管路,换热管路输入流体加热所述盘管,所述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中的三相溶液受热吸能浓缩析出晶体,所述中空部定位地留存晶体,受热浓缩形成的气体自所述第二管道排出,当所述第二管道输入水蒸气同时溶液循环泵将壳体底部的三相溶液循环泵入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时,所述晶体吸收水蒸气的同时经过泵入的三相溶液溶晶,溶晶释放的热能经由换热管路中的流体导出。
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中,3个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左右相互交叉排列于壳体内且在壳体的竖直方向上逐层分布,三相溶液自最上层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逐层流到最下层的至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最后流至壳体底部的储液区。
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中,所述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水平地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壁。
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中,所述换热平板为矩形槽结构,所述矩形槽结构相对于壳体内壁的一侧设置竖直的用于引导三相溶液的挡板。
所述的一种用于三相溶液蓄能的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器中,所述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在竖直方向的重叠部分大于所述互叉式蜂窝平板溢流换热单元总长度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5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