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3000.6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9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程旌德;徐一凡;王彰;唐厚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19;C25B9/60;C2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夏健君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奉贤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水 金属 隔板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包括膜电极、阴极密封圈、阳极密封圈、阳极金属隔板和阴极金属隔板,阳极密封圈、阳极密封圈和膜电极的一侧依次连接,构成阳极密封腔体,阴极金属隔板、阴极密封圈和膜电极另一侧依次连接,构成阴极密封腔体,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整体贯通有电解水出入口和氢气出口;阳极金属隔板的表面设有阳极反应区,该阳极反应区设有多个反应区流道,膜电极设有膜反应区,该膜反应区与阳极反应区相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精巧、稳定可靠、电解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
背景技术
水电解制氢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制取氢气的方法。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目前为降低电解水的结构体积,现有技术存在同时设置阳极腔体和阴极腔体,通过隔板进行隔开的结构,如公开号为CN21353812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极板氢水混合槽结构,包括:一左盖板,其一侧上段设有一出入口及一第一氧水口与一第二氧水口;至少一硅胶框,设于该左盖板另侧;一混合装置,设于该硅胶框另侧且封合于该左盖板;一右盖板,设于该混合装置另侧,其下段设有一氢气出口且具有至少一透孔;一阴极板,设于该右盖板一侧;一隔膜,位于该阴极板一侧且设于该右盖板一侧;一阳极板,设于该隔膜一侧;一右硅胶框,设于该右盖板一侧;一盖板,设于该右硅胶框及该右盖板一侧;该左盖板一侧下段设有一左入口;该右盖板上段另侧设有一右入口;借此,依使用需求变化左盖板的出入口送出氢气或氢水或氢气与水的混合。
该方案通过通孔的方式进行引流,并在混合装置中进行反应,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现有水电解制氢结构复杂体积大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包括膜电极、阴极密封圈、阳极密封圈、阳极金属隔板和阴极金属隔板,所述阳极密封圈、阳极密封圈和膜电极的一侧依次连接,构成阳极密封腔体,所述阴极金属隔板、阴极密封圈和膜电极另一侧依次连接,构成阴极密封腔体,所述电解水金属隔板结构整体贯通有电解水出入口和氢气出口;
所述阳极金属隔板的表面设有阳极反应区,该阳极反应区设有多个反应区流道,所述膜电极设有膜反应区,该膜反应区与所述阳极反应区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金属隔板设有阳极电解水入口、阳极电解水出口、阳极侧密封槽和阳极电源连接端子,所述阳极电解水入口和阳极电解水出口均通过阳极侧密封盖板连接所述阳极反应区,所述阳极侧密封盖板设有多个阳极连接通道,所述阳极侧密封槽围绕在所述阳极电解水入口、阳极电解水出口和阳极反应区外侧,所述阳极密封圈与所述阳极侧密封槽相配合,并固定在阳极侧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各个反应区流道均由反应区流道脊和反应区流道沟槽形成,各个反应区流道分别连通所述阳极电解水入口和阳极电解水出口,所述阳极侧密封盖板表面的阳极连接通道朝向所述反应区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区流道沟槽的宽度在0.5~1mm范围以内,所述反应区流道脊的宽度在0.5~1mm范围以内,所述反应区流道的深度在0.2~0.5mm范围以内,所述阳极反应区的表面高度相比于阳极金属隔板的阳极侧安装面低0.2-0.3mm范围以内。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连接通道的通道宽度在0.5~1mm范围以内,通道高度在0.3~1mm范围以内。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侧密封盖板的材质为钛,厚度在0.1~0.4mm范围以内,所述阳极侧密封盖板通过焊接或粘接在阳极金属隔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3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