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感知治疗膀胱过度充盈的可穿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2967.2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0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闵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闵世豪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A61B5/20;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国瓴律师事务所 31363 | 代理人: | 傅耀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知 治疗 膀胱 过度 充盈 穿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感知治疗膀胱过度充盈的可穿戴装置,包括四个或者多个电极贴片,所述电极贴片包括激励电极和测量电极,所述激励电极和所述测量电极均成对设置,所述激励电极和所述测量电极连接于下腹部;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极贴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计算阻抗数据并估算膀胱的充盈度;电源单元提供电力;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报警单元。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提高排尿缺失的自我管理;有助于对的新生儿护理;有助于对医院病人护理;有助于潜在疾病的诊断;通过胫骨刺激的开关和感知控制器实现通过胫骨控制及时进行排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感知治疗膀胱过度充盈的可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神经损伤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松弛或痉挛)。症状包括溢流失禁、频率急迫性、急迫性失禁和潴留,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复发性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自主神经反射障碍)的风险很高。病人经常感觉不到他们的尿液导致其无法正常进行排尿。排尿间隔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病人造成伤害,因此实时检测尿量和提醒患者是很重要的,需要保证患者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小便。
中国台湾专利TW202123882A中公开了一种人体生物讯息检测装置及其方法,该发明中包括可携式检测装置、设于可携式检测装置内的控制元件、设于控制元件上的检测电流产生部、设于控制元件上的检测电流接收处理部、设于控制元件上的电流控制保护部、及连接于可携式检测装置上并与控制元件相连接的检测电极组件,而检测电极阻件包含有连接可携式检测装置的左手接触件、连接可携式检测装置的右手接触件、连接可携式检测装置的左脚接触件、及连接可携式检测装置的右脚接触件。
通过本发明中的结构,使用者可将检测电极组件中的左手接触件、右手接触件、左脚接触件、及右脚接触件分别连接于待测者的左手、右手、左脚、及右脚上,再利用控制元件中的检测电流产生部产生出一生物阻抗检测电流,且此生物阻抗检测电流会经由电流控制保护部进行电流量的控制,以防止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再经由四肢处进入待测者的体内,由于是由四肢处进入,因此生物阻抗检测电流进入人体内后会完整分布于人体的各处,以量测身体各处的生物阻抗值,再经由人体的四肢处返回检测电极组件,检测电极组件则会将检测后的生物阻抗检测电流导入检测电流接收处理部中,检测电流接收处理部则会根据生物阻抗检测电流所检测到的生物阻抗值来判断出所需要的人体生物讯息,如此即可达到方便携带以及量测更加准确的优点。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能够通过生物阻抗的方法对相应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但是本发明并不能
但是现有技术的对于膀胱充盈度的检测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实现排尿缺失的自我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披露了一种能够实现排尿缺失的自我管理同时能够方便护理的可感知治疗膀胱过度充盈的可穿戴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一种可感知治疗膀胱过度充盈的可穿戴装置,包括四个或者多个电极贴片,所述电极贴片包括激励电极和测量电极,所述激励电极和所述测量电极均成对设置,所述激励电极和所述测量电极连接于下腹部;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极贴片相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计算阻抗数据并估算膀胱的充盈度;电源单元提供电力;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报警单元。
优选地,所述电源单元采用充电电源或者电池电源。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采用包括声音报警或者震动报警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地,还包括胫骨刺激系统,所述胫骨刺激系统连接在胫骨位置上,所述胫骨刺激系统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进行通信。
优选地,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或者近场通信。
优选地,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内设置膀胱充盈度阈值或者长时间佩戴后的自适应校准膀胱的充盈程度感知阈值。
优选地,所述胫骨刺激系统包括刺激开关,依据刺激参数控制所述刺激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闵世豪,未经闵世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2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