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网关路由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12839.8 | 申请日: | 2022-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0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应鑫;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网关 路由 测试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自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网关路由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待测试网关路由表;基于待测试网关路由表查找多个网关路由参数,并在多个网关路由参数满足测试要求时,根据多个网关路由参数生成网关路由测试用例;基于预设的上位机配置参数测试网关路由测试用例,并生成待测试网关路由表的测试报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网关路由测试方法,将所需测试的网关路由表格导入自动测试上位机中,从而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再配置上位机的相关参数,通过运行上位机对网关路由自动进行测试并输出相应结果,以实现不同环境下的测试,简单易操作,可移植性强,同时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网关路由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日益壮大,汽车的产量也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大,由此,各个汽车厂商相继发布了越来越多的新车型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在用户需求量增加的前提下,汽车的更新迭代便变得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便是车辆软件功能的提升,由以前功能单一代码简单的独立控制器,逐渐演变为当今功能复杂多控制器结合的现状,由此可见,汽车软件测试就变得尤其重要,其中就包含汽车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的网关路由测试。
相关技术中,需要将待测的网关路由信息单独接入独立的测试模块,且无可操作的测试上位机工具,在测试中,也仅对软件进行测试。
然而,该测试方法仅针对路由信息的正确性,不能够测试网关路由的失效性,且测试方式单一,没有选择性,不仅造成嵌入式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的网关路由测试显示障碍,而且增加了整个测试系统的维护工作,亟需改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网关路由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网关路由测试的方式单一,测试功能局限,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易出现网关路由测试显示障碍,增加整个测试系统的维护工作的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的网关路由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车辆的待测试网关路由表;基于所述待测试网关路由表查找多个网关路由参数,并在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满足测试要求时,根据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生成网关路由测试用例;以及基于预设的上位机配置参数测试所述网关路由测试用例,并生成所述待测试网关路由表的测试报告。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将待测网关路由表导入自动测试框架的上位机中,以此可以根据待测的网关路由表自动生成测试案例,操作简单,自主度更高。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待测试网关路由表查找多个网关路由参数,并在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满足测试要求时,根据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生成网关路由测试用例,包括:基于预设的参数查找顺序,从所述待测试网关路由表中依次查找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若任一网关路由参数未查到,则重新基于所述预设的参数查找顺序,从所述待测试网关路由表中依次查找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直至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均被查找到,根据所述多个网关路由参数生成网关路由测试用例。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顺序查找网关路由参数,以防止漏查,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参数查找顺序为:源端报文发送通道名称、源端报文ID(Identification,身份识别)、源端报文长度、源端报文发送周期、源端报文数据段定义、目的端报文接收通道名称、目的端报文ID、目的端报文长度、目的端报文发送周期、目的端报文数据段定义。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一定顺序依次查找多个网关路由参数,从而生成网关路由测试用例,从而实现对网关路由的自动化测试。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测试所述网关路由测试用例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自动测试指令或手动测试指令;如果接收到所述自动测试指令,则自动测试所述网关路由测试用例;如果接收到所述手动测试指令,则手动测试所述网关路由测试用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2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