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量子的C-RAN接入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12669.3 | 申请日: | 202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1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极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H04W60/00;H04B10/7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杨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量子 ran 接入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量子的C-RAN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C-RAN,所述C-RAN包括云服务数据服务器和多个射频处理单元RRU组成的移动蜂窝网;所述云服务数据服务器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单元BBU和量子纠缠源;源RRU为多个RRU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源RRU对应的BBU为源BBU;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量子纠缠源产生多光子纠缠态的纠缠光子组,向所述源RRU和所述源BBU各传输一个纠缠光子组中的纠缠光子;
所述源RRU将目标终端发送的接入信令和传输数据,通过保存的纠缠光子与所述源BBU进行信令交互和数据传输;
所述源BBU通过保存的纠缠光子与所述源RRU进行信令交互,进行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注册,注册完成后通过纠缠光子与所述源RRU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的C-RAN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RU和所述源BBU都包含单光子检测模块;
所述源RRU与所述源BBU进行信令交互的步骤为:
所述源RRU将目标终端发送的接入信令,通过保存的纠缠光子向所述源BBU传递所述接入信令的信息;
所述源BBU通过单光子检测模块检测保存的纠缠光子,解析还原信息得到所述接入信令,根据所述接入信令通过所述源RRU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信令交互,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接入注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的C-RAN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RU与所述源BBU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为:
所述源RRU将已经注册的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传输数据,通过纠缠光子向所述源BBU传递所述传输数据的信息;
所述源BBU通过单光子检测模块检测纠缠光子,解析还原信息得到所述传输数据,处理所述传输数据得到对应的反馈数据,并通过纠缠光子向所述源RRU传递所述反馈数据的信息;
所述源RRU通过单光子检测模块检测纠缠光子,解析还原信息得到所述反馈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的C-RAN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量子纠缠源向所述源RRU预设范围内的其他RRU各传输一个纠缠光子组中的纠缠光子;
当所述源BBU接收到所述目标终端发送的基站切换请求,根据所述基站切换请求确定目的RRU;所述目的RRU为所述源RRU预设范围内的其他RRU中的任意一个;所述基站切换请求是当所述目标终端检测到所述目的RRU比所述源BBU发射的信号强度大时发送的请求;所述基站切换请求包括所述目的RRU的基站标识;
所述源BBU切换所述目标终端当前的接入基站为所述目的RRU;
所述源BBU通过所述目的RRU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5.一种基于量子的C-RAN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和C-RAN;所述C-RAN包括云服务数据服务器和多个射频处理单元RRU组成的移动蜂窝网;所述云服务数据服务器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单元BBU和量子纠缠源;源RRU为多个RRU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源RRU对应的BBU为源BBU;
所述量子纠缠源,用于产生多光子纠缠态的纠缠光子组,向所述源RRU和所述源BBU各传输一个纠缠光子组中的纠缠光子;
所述源RRU,用于将目标终端发送的接入信令和传输数据,通过保存的纠缠光子与所述源BBU进行信令交互和数据传输;
所述源BBU,用于通过保存的纠缠光子与所述源RRU进行信令交互,进行所述目标终端的接入注册,注册完成后通过纠缠光子与所述源RRU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量子的C-RAN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RRU和所述源BBU都包含单光子检测模块;
所述源RRU,用于将目标终端发送的接入信令,通过保存的纠缠光子向所述源BBU传递所述接入信令的信息;
所述源BBU,用于通过单光子检测模块检测保存的纠缠光子,解析还原信息得到所述接入信令,根据所述接入信令通过所述源RRU与所述目标终端进行信令交互,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接入注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极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极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26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