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11973.6 | 申请日: | 2022-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6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王广飞;孟祥翔;谢赛博;杨冬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徕泰信光(深圳)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 | 代理人: | 孟洁 |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多层 体系 界面 吸收率 测试 方法 | ||
1.一种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参考膜,所述参考膜包括:第一基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上相互叠加的第一高折射率薄膜、第一低折射率薄膜;
构建对比膜,所述对比膜包括:第二基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上多个相互依次交错设置的第二高折射率薄膜、第二低折射率薄膜;
所述第一高折射率薄膜、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薄膜所用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薄膜、所述第二低折射率薄膜所用的材料相同;
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第二基底的厚度以及所用的材料均相同;
所述第一高折射率薄膜的厚度等于多个第二高折射率薄膜的厚度之和;
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薄膜的厚度等于多个第二低折射率薄膜的厚度之和;
测试所述参考膜在中心波长下的光吸收率;
测试所述对比膜在中心波长下的光吸收率;
将对比膜中光吸收率减去参考膜光吸收率,得到光吸收率差值;
将所述对比膜中第二高折射率薄膜、第二低折射率薄膜的界面层数减去所述参考膜中第一高折射率薄膜与第一低折射率薄膜的界面层数,得到界面层数差值;
将光吸收率差值除以界面层数差值即得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薄膜的厚度为第二高折射率薄膜的1/2波长的光学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折射率薄膜的厚度为第二低折射率薄膜的1/2波长的光学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折射率薄膜、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薄膜所用的材料包括Ta2O5、Ti3O5、TiO2、ZnS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薄膜、第二低折射率薄膜所用的材料包括SiO2、Al2O3、MgF2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折射率薄膜、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薄膜所用的材料为TiO2,所述第一高折射率薄膜、所述第二高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为2.5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薄膜、第二低折射率薄膜所用的材料为SiO2,所述第一低折射率薄膜、第二低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为1.4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第二基底均为透明基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多层膜体系膜-膜间界面光吸收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第二基底所用的材料包括7980玻璃、K9玻璃、氟化钙玻璃、熔融石英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徕泰信光(深圳)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徕泰信光(深圳)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119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