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杨树细短花枝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1009900.3 申请日: 2022-08-22
公开(公告)号: CN115152445B 公开(公告)日: 2023-08-15
发明(设计)人: 丁昌俊;董玉峰;张伟溪;韩友吉;苏晓华;李善文;黄秦军;王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30 分类号: A01G2/30;A01G7/06;A01G17/00;A01G2/10;A01N27/00;A01N31/02;A01N33/22;A01N37/10;A01N37/36;A01N37/42;A01N37/44;A01N43/12;A01N57/20;A01P21/00
代理公司: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代理人: 申龙华
地址: 1000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杨树 花枝 进行 人工 杂交育种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林木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杨树细短花枝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砧木准备、砧木培育、花枝采集、花枝处理、花枝嫁接、嫁接后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方法,有效提高了砧木培育可利用效率,提高了花枝嫁接成果率,并缩短了花枝嫁接到杂交授粉的时间,提高了杂交后期花枝养分供应效率,提升了杨树的杂交育种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木杂交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杨树细短花枝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遗传基础和物质基础。随着国际形势和地球环境的变化,国外对种质资源输出控制的越来越严格,国内林木种质资源数量也日趋减少,当前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愈来愈引起重视。杨树杂交育种是杨树改良的最主要途径,国内外绝大多数栽培品种都是通过这一途径选育出来的。优异的种质资源是创制杨树良种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当前杨树杂交育种面临杂交亲本资源短缺的问题,如何更加节约的高效利用杂交亲本的花枝成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杨树常规杂交育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室外大树上的人工杂交,另一种是母本花枝切枝后在室内人工杂交。围绕上述两种方法,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周忠诚等提出了室外植株斜置法、室外切枝扦插法,蕳胜军等提出花枝盆栽加温促进生根技术。本研究团队经前期试验先后获批了“一种提高杨树切枝水培杂交育种种子结实率和质量的方法”、“一种杨树育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一种提高黑杨人工杂交育种雌花枝营养供给的方法”等专利技术。上述专利方法分别从改进操作流程和程序、降低杂交成本、提高切枝水培的育种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当前在杨树杂交育种中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即有时父母本资源很少,有时因拟采花枝的杨树亲本树体高大,不能采集到足够多的花枝,有时虽采集到一定花枝但花枝粗度较细、长度较短,这些花枝养分储存不足,利用常规的切枝水培杂交易因营养供应不足致使果实大量脱落,大大降低杂交结实率,即便结实,由于营养不足导致种子发育不完全,很难获得健康正常的实生苗,所以不适宜进行切枝水培杂交。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利用采集的粗度较细、长度较短花枝进行杂交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实现节约和高效利用种质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杨树粗度较细、长度较短花枝的杂交高效利用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杨树细短花枝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杨树细短花枝进行人工杂交育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扦插育苗或移栽杨树作为砧木,培育砧木侧枝粗度至1.0~2.0cm时进行嫁接,控制温室白天温度10~15℃、夜间5~10℃,相对湿度为50~60%;

花枝除嫁接部位外,其余用0.02~0.04%脱落酸、0.01~0.02%乙烯利、1~2%酒石酸钾钠和2~3%复合氨基酸溶液浸泡,将浸泡后的杨树细短花枝嫁接于砧木上,嫁接口喷施生长调节剂;

嫁接后的第1~3d对盆栽容器进行加热,使基质温度保持在23~25℃,对花枝嫁接部位进行辅助加热使其温度在22-24℃;之后调节温室白天温度20~25℃、夜间5~10℃,相对湿度为50~60%进行培育。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以扦插育苗作为砧木,所述砧木的培育方法包括:保留砧木所有萌发的芽,在4月中旬至下旬待萌条生长至30~40cm长度以上时,对萌生条进行短截,保留下部2/3长度;适时对萌条及叶片喷施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促使侧芽萌发;待萌生侧芽生长到40~60cm长度以上时截梢,保留下部2/3长度;截梢后不定期对侧枝进行抹芽,在每个侧枝萌发处下部绞缢,深及木质部,定期喷施多效唑,直至侧枝粗度达到1.0~2.0cm之间。

优选的,所述赤霉素的质量浓度为0.05~0.1%,所述细胞分裂素的质量浓度为0.02~0.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9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