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层改造剂的制备工艺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09825.0 | 申请日: | 2022-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涛;邓校国;梁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山秦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35/213 | 分类号: | B01F35/213;B01F33/83;G01N1/14;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唐亭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造 制备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储层改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层改造剂的制备工艺及设备;将甲基紫示踪剂和水解催化剂粉末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油溶性荧光示踪剂和稳定剂粉末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将三氟甲硝酸正丁酯粉末、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输送至搅拌釜内,进行搅拌混合,搅拌一定时间后,对搅拌釜内的混合物进行多次采样,利用比色法测定样品中甲基紫示踪剂的含量,从而反应搅拌釜内的混合物中水解催化剂的混合均匀度,利用荧光检测法测定样品中油溶性荧光示踪剂的含量,从而反应搅拌釜内的混合物中稳定剂的混合均匀度,完成酯类酸前体、水解催化剂和稳定剂的混合均匀程度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层改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层改造剂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的储层改造剂大多为HCl体系,但当HCl到达地层远端,已经被近井地带岩石反应成残酸,不能有效对深部地层岩石进行溶蚀和壁面刻蚀,不能实现深穿透,难以对地层远端进行有效沟通,导致酸化/酸压效果差。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RASA新型储层改造剂,由酯类酸前体、水解催化剂和稳定剂构成,酯类酸前体为三氟甲硝酸正丁酯,由于三氟甲硝酸正丁酯是一种酸前体,与水混合溶解后才水解释放出氢离子,释酸速度慢,可以实现远端深部酸化,提高酸化穿透深度:常规酸反应快,容易产生一条低导流能力的裂缝,而较低的酸岩反应速度,可以扩大酸蚀作用范围,提高酸蚀增产效果。
但现有的储层改造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将酯类酸前体、水解催化剂和稳定剂进行过筛后充分混合,而现有技术中不能检测出酯类酸前体、水解催化剂和稳定剂的混合均匀程度,导致酯类酸前体、水解催化剂和稳定剂可能出现混合不充分的现象发生,影响储层改造剂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层改造剂的制备工艺及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能检测出酯类酸前体、水解催化剂和稳定剂的混合均匀程度,导致酯类酸前体、水解催化剂和稳定剂可能出现混合不充分的现象发生,影响储层改造剂的应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改造剂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三氟甲硝酸正丁酯原料投放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过筛,得到三氟甲硝酸正丁酯粉末;
步骤2:将水解催化剂原料投放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过筛,得到水解催化剂粉末;
步骤3:将稳定剂原料投放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后,过筛,得到稳定剂粉末;
步骤4:制备甲基紫示踪剂,将所述甲基紫示踪剂和所述水解催化剂粉末加入至搅拌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5:制备油溶性荧光示踪剂,将所述油溶性荧光示踪剂和所述稳定剂粉末加入至搅拌罐内进行充分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6:将所述三氟甲硝酸正丁酯粉末、所述第一混合物和所述第二混合物输送至搅拌釜内,进行搅拌混合;
步骤7:搅拌一定时间后,对搅拌釜内的混合物进行多次采样,得到多个第一样品,利用比色法测定第一样品中所述甲基紫示踪剂的含量,以不同位置的第一样品中所述甲基紫示踪剂的含量的差异来反应搅拌釜内的混合物中水解催化剂的混合均匀度;
步骤8:对搅拌釜内的混合物进行多次采样,得到多个第二样品,利用荧光检测法测定第二样品中所述油溶性荧光示踪剂的含量,以不同位置的第二样品中所述油溶性荧光示踪剂的含量的差异来反应搅拌釜内的混合物中稳定剂的混合均匀度;
步骤9:当检测到搅拌釜内的混合物中水解催化剂的混合均匀度和搅拌釜内的混合物中稳定剂的混合均匀度达到预设值时,打开搅拌釜的排料管,对混合均匀的储层改造剂成品进行收集。
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甲基紫示踪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用体积百分浓度为95%以上乙醇溶解甲基紫原料,制得甲基紫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山秦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山秦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98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