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9192.3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4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飞;贾世林;舒爽;高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E03F1/00;F24S30/48;A01C21/00;H02S20/30;H02S2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杨效忠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弯转边坡 格构式光伏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包括多组通过连接组件(5)相互连接的护坡组件;护坡组件包括同中心布置、从下至上面积依次减小的嵌固层(1)、排水层(2)、支撑层(3);嵌固层(1)上设有多个用于锚杆固定用的限位孔(11),支撑层(3)上设有角度调节并用于对太阳能板支撑的支撑架(4)。本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简单紧凑,不仅实现对太阳能板的支撑、方便进行排水处理,适用于弯转边坡上使用,而且实现支撑架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调整,使得有效光照时间内实现发电效率的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减少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可在高速公路等边坡上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但是传统太阳能发电装置应用于边坡时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由于边坡本身具有一定的倾角,在边坡上增加额外荷载时,常规太阳能板支撑组件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沉降,尤其当雨水在支撑组件上积累时,使得支撑不稳定,另一方面边坡的朝向和倾角使太阳能板无法达到最佳朝向和倾角,导致无法在有效的光照时间均达到最佳发电效率;
另外在边坡所处环境不同,其土壤成分也不同,使得土体强度存在差异,传统的施工方法使得支撑组件基础与土壤颗粒连接不稳定,无法适用于地基加固和防沙固沙工程中,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结构简单紧凑,不仅实现对太阳能板的支撑、方便进行排水处理,适用于弯转边坡上使用,而且实现支撑架在一定范围内倾角调整,使得有效光照时间内实现发电效率的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包括多组通过连接组件相互连接的护坡组件;
护坡组件包括同中心布置、从下至上面积依次减小的嵌固层、排水层、支撑层;
嵌固层上设有多个用于锚杆固定用的限位孔,支撑层上设有角度调节并用于对太阳能板支撑的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支撑层之间一侧中部设有的伸缩杆、另一侧两端活动设有调节组件;
伸缩杆下端转动安装在支撑层上、上端球铰接并朝向调节组件一侧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支撑层上的调节套筒、以及一端螺纹安装在调节套筒上的螺旋杆;
螺旋杆的另一端支撑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端同侧折弯的连接杆;
所述嵌固层上设有多个连接孔,连接杆折弯部插装在相邻护坡组件的连接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端设有互为反向螺纹的连接套筒、一对L型结构并位于连接套筒两侧的连接杆;
每个连接杆的一端螺纹安装在连接套筒内、另一端插装在相邻护坡组件的连接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设有倒刺,限位孔内过盈配合安装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内壁设有与倒刺相互匹配的弹性垫。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感应组件,感应组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伸缩杆的启动升降、停止。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快捷方便,不仅避免在边坡上增加额外荷载的情况下长期使用产生沉降,而且利用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在土颗粒之间形成有效胶结,提高土体的强度;
一种用于弯转边坡的格构式光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理边坡场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91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