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005112.7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朋;竺婷婷;曹珺璐;张干伟;孙雯;洪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1/36 | 分类号: | B01D61/36;B01D67/00;B01D69/02;B01D71/34;B01D71/42;B01D71/68;C02F1/14;C02F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鸥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70 | 代理人: | 王迪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驱型超亲 水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的制备方法,将成膜材料置于烘箱中处理,取出,将其与有机溶剂混合,搅拌溶解,静置脱泡,得到纺丝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纺丝基膜;将光热转换材料、超亲水改性剂及去离子水混合,经超声处理得到均匀分散液,采用真空抽滤工艺抽滤将所述光热转换材料及超亲水改性剂沉积于纳米纤维纺丝基膜表面,经烘干、焙烘交联,得到超亲水光热转换纳米纤维膜;将其一次热压改善整体性,折叠,二次热压定型后,得到所述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本发明提供的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具有不受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膜分离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膜分离技术,从海水、卤水等含盐水源中汲取宝贵的淡水资源,是解决当前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纳滤和反渗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脱盐处理,然而其操作压力大、对盐浓度敏感,极大地限制了其对高浓度盐水的处理。相对于传统纳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膜蒸馏技术利用膜两侧温差导致的蒸汽压差别,使水蒸气从高温一侧扩散至低温一侧,并在低温一侧凝结,从而实现盐分等非挥发组分的高效分离,具有运行压力和温度低、对盐浓度不敏感、分离效率高等诸多优点,然而,膜蒸馏技术能耗高,只有以工业余热或废热等为热源时才有意义,极大地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为了解决高能耗问题,太阳能膜驱动膜蒸馏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光热转换材料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将热量限域于蒸发界面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损失。比如CN201811288437.4公开的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多孔光热膜,将碳纳米管分散液真空抽滤于膜表面,形成自漂浮的双层多孔光热膜;CN201910804893.8公开的一种具有抗盐析性能的多孔光热膜,通过氮化反应在TiO2/Ti多孔膜表面负载具有等离子共振效应的TiNx,提高光吸收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总量很大,但是能量密度很低,且受到昼夜、季节、海拔高度、地理纬度等自然条件以及阴、云、雨等气候条件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太阳能驱动膜蒸馏技术的可靠性和渗透性。
综上所述,一种不受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的新型高性能光热膜的制备方法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的新型高性能光热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纳米纤维纺丝基膜的制备:将成膜材料置于烘箱中热烘,取出,将其与有机溶剂混合,搅拌溶解,静置脱泡,得到均一的纺丝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纺丝基膜;
步骤2,超亲水光热转换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将光热转换材料、超亲水改性剂及去离子水混合,经超声处理得到均匀分散液,采用真空抽滤工艺抽滤所述分散液从而将所述光热转换材料及超亲水改性剂沉积于纳米纤维纺丝基膜表面,经烘干、焙烘交联,得到超亲水光热转换纳米纤维膜;
步骤3,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的制备:将所述超亲水光热转换纳米纤维膜经一次热压改善整体性,折叠,二次热压定型后,得到所述双驱型超亲水光热膜。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纳米纤维纺丝基膜的制备:将成膜材料置于烘箱中在60~80℃下热烘20~24h,取出,将其与有机溶剂混合,搅拌溶解,静置脱泡,得到均一的纺丝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在10~30KV高电压差牵引下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纺丝基膜;所述静电纺丝装置为实验室自制,与市售装置一致;所述静电纺丝间距为15~20cm,纺丝时长为12~20h,注射速度为0.5~1.0mL/h,纺丝温度为20±1℃,纺丝湿度为3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未经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51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