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信息融合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003670.X | 申请日: | 202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8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昕杰;申张亮;荆江平;张刘冬;朱卫平;赵帅;周科峰;黄虹影;邓晨;程嘉诚;宋文斌;胡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融合 有源 配电网 单相 接地 故障 方法 系统 | ||
一种多信息融合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包括:连续采集母线零序电压,判断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零序电压超过设定阈值时,记录该时刻为,将[,]记作故障时间区间,为电网工频周期;获取上述故障时间区间内的各馈线出口处各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根据各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构造相互独立的多判据故障指标体系,包括:故障瞬态功率测度指标、故障瞬态频率相似度测度指标与故障瞬态空间距离测度指标;根据多判据故障指标体系,得到信度分配函数;将信度分配函数利用D‑S算法规则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各出线的融合后的概率计算值。本发明能快速实现对单相接地故障的馈线判定,判定精度高,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多信息融合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实现高水平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配网故障主要有单相接地短路、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三相短路及断线故障等类型,其中单相接地故障占到80%左右。由于单相故障电流较小、信息不易捕捉、配网架构复杂等原因,其选线定位一直是一个难题。然而,由于故障信号微弱、故障工况复杂,单相接地故障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的准确定位一直是一个难题,如何快速准确找到故障发生位置已成为传统电力系统中为数不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光伏、风电等电源的加入使得配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对故障定位的挑战越来越大,迫切需要研究高可靠的面向有源配电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陷,进而提出一种多信息融合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信息融合的有源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连续采集母线零序电压,判断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若零序电压超过设定阈值时,记录该时刻为,将记作故障时间区间,为电网工频周期;
步骤2,获取上述故障时间区间内的各馈线出口处各零序电流采样序列:,,...,,其中为传感器采样频率,表示第条线路在时刻的零序电流采样值,为线路标号, ,
步骤3,根据各零序电流采样序列,构造相互独立的多判据故障指标体系,包括:故障瞬态功率测度指标、故障瞬态频率相似度测度指标与故障瞬态空间距离测度指标;
步骤4,根据多判据故障指标体系,得到信度分配函数;
步骤5,根据D-S算法规则,利用信度分配函数,得到各个线路的融合后的概率计算值;
步骤6,利用各个线路的融合后的概率计算值进行故障判定。
进一步的,故障瞬态功率测度指标为
其中表示故障时间区间内与第个所对应的零序电压离散值,表示第条线路对应的故障瞬态功率测度值。
进一步的,故障瞬态频率相似度测度指标为
其中:
表示第条线路对应的故障瞬态频率相似度测度值,。
进一步的,故障瞬态空间距离测度指标为
其中:
表示第条线路对应的故障瞬态空间距离测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36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