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纺丝机的去酸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000934.6 | 申请日: | 2022-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8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怡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怡婧 |
| 主分类号: | D01D10/06 | 分类号: | D01D10/06;D01D13/02;B01D29/03;B01D29/56;B01D29/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纺丝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纺丝机的去酸装置及其方法,包括酸洗箱、进酸平衡箱、高位储酸箱、过滤箱与去酸箱,所述过滤箱表面通过螺栓设有后盖板,所述过滤箱内部设有多个呈上下位置布置的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组件、清理组件与收集斗,收集斗内部端为倾斜状,且收集斗底端清斜向下的位置开设有汇集口,所述过滤结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设有安装板与分隔板,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斗,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转动贯穿在过滤斗中的转轴。本发明在使用个结构之间便于拆卸组装,使得维修更换更方便,并且酸洗过程中通过下落的水流冲击力带动清理组件转动实现对过滤斗进行清理,防止滤渣堵在过滤斗内部端的过滤孔中,以提高对酸洗液的过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纺丝机的去酸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纺丝又称化学纤维成形。制造化学纤维的一道工序。将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制成胶体溶液或熔化成熔体后由喷丝头细孔压出形成化学纤维的过程,酸处理工艺是纺丝的一个必备过程,在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丝条的成形是在酸浴中进行的,酸浴过程中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杂质含量,将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在粘胶纺丝生产中,纺丝上的杂质、副产物及溶剂会与酸液进行反应,导致酸液的浓度降低,影响下批纺丝的生产,且酸液中杂质含量不断增加,酸液变得浑浊,使得纤维表面形成瑕疵点降低成品质量。
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一种纺丝机酸处理装置,包括酸浴槽、进酸机构、过滤机构和去酸槽,所述酸浴槽内一端安装有喷丝机构,所述酸浴槽内另一端转动设置有多个上下交错设置的凝固辊,所述进酸机构包括高位储酸槽、进酸主管、进酸平衡槽和进酸支管,所述进酸平衡槽设置有多个,所述高位储酸槽分别通过进酸主管与所述进酸平衡槽相连通,所述进酸平衡槽分别通过多个等间距分布的进酸支管与所述酸浴槽下部相连通,所述酸浴槽远离所述进酸支管一侧通过排酸管与所述过滤机构顶部,所述过滤机构底部通过回酸管与所述高位储酸槽相连通,所述回酸管上设置有抽液泵,所述去酸槽靠近于所述酸浴槽一侧开设有进口,所述去酸槽另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去酸槽内沿丝条传送方向转动设置有多个去酸导向辊,所述去酸槽内上部设置有喷淋机构。
问题:上述现有技术中,将过滤板进行倾斜设置,并在过滤板低位端形成弧形凹槽,使得过滤出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可沿过滤板滑入至弧形凹槽内;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过滤出的杂质具有一定摩擦力,使得在过滤板会产生滞留,无法有效的沿着滤板表面滑入至弧形凹槽,使得过滤出的杂质的清理效果降低。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连续纺丝机的去酸装置及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连续纺丝机的去酸装置及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纺丝机的去酸装置,包括酸洗箱、进酸平衡箱、高位储酸箱、过滤箱与去酸箱,所述酸洗箱内部设有多组凝固棍,所述去酸箱中设有喷淋结构,所述酸洗箱通过进酸支管与进酸平衡箱连通,所述酸洗箱与过滤箱之间通过排酸管连通,其中进酸支管与排酸管上皆连通设有控制阀,所述进酸平衡箱与高位储酸箱通过进酸主管连通,所述高位储酸箱与过滤箱通过回酸管连通,并且回酸管中连通设有抽液泵,通过抽液泵将过滤箱中液体抽送至高位储酸箱中,所述过滤箱表面通过螺栓设有后盖板,所述过滤箱内部设有多个呈上下位置布置的过滤结构,且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组件、清理组件与收集斗,收集斗内部端为倾斜状,且收集斗底端清斜向下的位置开设有汇集口,用于将液体汇集漏下,所述过滤结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设有安装板与分隔板,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斗,且过滤斗内部底端均匀贯穿有过滤孔,所述过滤斗的一侧开设有缺口,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转动贯穿在过滤斗中的转轴,且转轴表面呈圆周设有多个清理板并位于过滤斗中,清理板与过滤斗内部底端滑动接触,并将截留在过滤斗内部底端的杂物被清理板向外清刮,所述收集斗两侧顶部设有安装边,且两个安装边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安装板与分隔板相对面,从而使得收集斗设置在安装板与分隔板之间并位于过滤斗底部,所述分隔板表面开设有与缺口相对应的避让口,所述分隔板与后盖板之间形成一个收集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怡婧,未经刘怡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0009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