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渐进成形的误差优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99980.5 | 申请日: | 2022-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0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陈显东;展超;代小龙;王佩;龚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欧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30/27;G06N3/08;G06F111/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方晓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渐进 成形 误差 优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渐进成形的误差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板材加工的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目标作业对象获取成形参数;步骤2、基于所述成形参数建立正交试验表格;步骤3、进行正交试验并获取试验结果;步骤4、根据所述试验结果建立回弹量预测模型;步骤5、所述回弹量预测模型接收作业过程中涉及到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分析;步骤6、根据所述回弹量预测模型输出的分析结果,获得回弹量的数值;步骤7、根据所述回弹量的数值大小,调整作业过程中的设备参数,提高作业精度。本发明通过建立回弹分析模型,获取回弹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回弹量进行有效预测,进而减少因回弹量因素导致的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渐进成形的误差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化作业替代人工作业的演变,板料渐进成形技术使得模具成形的操作方式也逐渐被替代。在渐进成形过程中,当工具与板料始终保持接触时,则为连续接触式渐进成型;当成形过程中,工具沿着加工轨迹移动的同时,重复抬起和落下,与板料之间形成周期性的接触,则为锤击式渐进成形。
渐进成形技术作为无模成形的技术中之一,不依赖于模型的特点,有效节省了设计模具的时间和成本,市场响应速度快,作为柔性制造术,可以进行小批量生产。
回弹现象作为板料成形过程中普遍会出现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目标工件的最终形状。当回弹量超过允许的容差的浮动范围时,便会导致板料的成形却在较大的缺陷。因此,如何有效对回弹量进行预测成了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出一种面向渐进成形的误差优化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通过建立回弹分析模型,获取回弹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回弹量进行有效预测,进而减少因回弹量因素导致的误差。
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面向渐进成形的误差优化方法,通过建立回弹分析模型,获取回弹的变化规律,实现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回弹量进行有效预测,减少因回弹量因素导致的误差。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目标作业对象获取成形参数;
步骤2、基于所述成形参数建立正交试验表格;
步骤3、进行正交试验并获取试验结果;
步骤4、根据所述试验结果建立回弹量预测模型;
步骤5、所述回弹量预测模型接收作业过程中涉及到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分析;
步骤6、根据所述回弹量预测模型输出的分析结果,获得回弹量的数值;
步骤7、根据所述回弹量的数值大小,调整作业过程中的设备参数,提高作业精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弹量预测模型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其中隐含层作为中间数据处理层,通过连接权值与所述输入层和所述输出层进行数据交互。
回弹量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中,采用小波函数进行数据的映射变换;其中采用的小波函数h(x)的表达式为:
式中,x表示待进行小波变换的参数量。在回弹量预测模型的隐含层中,数据的变化过程为:
式中,hj表示第i个隐含层的输出;xi表示回弹量预测模型的输入;wij表示数据在输入层到隐含层之间的权重值;bj表示平移因子;aJ表示尺度因子;k表示输入层的节点数。
经过隐含层的数据变换后,输出层的输出数据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欧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欧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99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