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视觉引导的喷丝板出丝口整形加工中心及整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92170.7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6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雄;陆平;罗杨;罗带明;赵淑媛;肖衍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准数控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4 | 分类号: | B21D3/14;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江银会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觉 引导 喷丝板出丝口 整形 加工 中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视觉引导的喷丝板出丝口整形加工中心及整形方法,所述带视觉引导的喷丝板出丝口整形加工中心包括:机架主体;设置在机架主体上的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一侧的整形装置;所述带视觉引导的喷丝板出丝口整形加工中心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另一侧的视觉引导装置,所述视觉引导装置用于自动化获取出丝口和整形装置的位置和角度信息。通过本技术方案,能更好地对喷丝模具上的出丝口进行精确整形,提高整形效果和整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喷丝板纺丝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视觉引导的喷丝板出丝口整形加工中心及整形方法,进一步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行业中,主流的非棉纺织品往往采用工业化纤材质,加工工业化纤的需要利用喷丝模具进行喷射纺丝。但目前喷丝模具的出丝口制作成形时往往光洁度不高,因此业内普遍在使用前对喷丝模具出丝口进行整形,以确保出丝效果。
实现不同功能的化纤纺丝模具,出丝口结构各不相同。业内一般根据出丝口结构是否为圆横断截面结构把喷丝板出丝口分为异形出丝口和圆形出丝口。一些情况下,喷丝板出丝口为非圆横断截面结构,这种出丝口就被称为异形出丝口,如中国专利CN201911307024.0;CN201920407846.5;CN201920157921.7;CN201821455025.0所述。更多的时候,出丝口结构呈现为圆横断截面,特别是用于熔喷布的熔喷模具,这种出丝口被称为圆形出丝口。
不论是圆形出丝口,还是异形出丝口,均会存在孔壁不整的现象,比如一般的异形出丝口,尺寸极细(0.06mm*0.6mm),采用电火花成形。在中国专利CN2017104886867中就记载,所述出丝口采用电火花加工法加工而成。电火花是一种电腐蚀性加工,所成形的异形孔壁面会形成细微的凹凸不平峰谷,会影响异形孔壁的光滑度,最终导致出丝效果不佳。
又比如喷丝模具上的圆形出丝口,尺寸介于0.1mm*0.3mm之间,一般采用机械钻孔成形,如中国专利CN202010711898.9所述,利用钻头加工微孔。机械钻孔在圆柱面上会产生横丝镂,影响孔壁光洁度,最终导致出丝效果不佳。
因此,在流体抛光前,需要对模具上的每个喷丝孔进行机械整形,将一个与圆形出丝口或异形出丝口相适配的整形工具插入出丝口,并施加适当下压力,使得圆形喷丝板出丝口孔壁圆柱上的横丝镂过渡更平滑,异形出丝口孔壁细微的凹凸不平峰谷变得平整,增加出丝口孔壁的光滑度,拥有更佳的出丝效果。
目前喷丝板模具行业,普通采用光学显微镜作为视觉引导,人力手工操作进行出丝口整形。这种作业方式,存在下述问题:
1、对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极高,熟练技工培训期较长,即便是熟练的技工,一不小心就会将整形工具断在出丝口内,导致模具报废;
2、人工作业效率低下,一块喷丝模具上布满微孔,少则数几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数万个,工作量极大;
3、人工长期固定重复式作业,劳动强度高,工作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各种身体职业病;
4、出丝口整形的效果因人而异,短时间内难以检测,质量不稳定。
因此,急需一种有效替代人工作业的智能化机器人解决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化装置,以此代替人工对喷丝板出丝口进行自动化智能整形,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解放人力。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带视觉引导的喷丝板出丝口整形加工中心,包括:机架主体;设置在机架主体上的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一侧的整形装置;所述带视觉引导的喷丝板出丝口整形加工中心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另一侧的视觉引导装置,所述视觉引导装置用于自动化获取出丝口和整形装置的位置和角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准数控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全准数控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92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