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铜冶炼烟灰中回收单质砷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8722.7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8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钟琛;张鹏羽;赵强;魏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04 | 分类号: | C22B30/04;C2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龙世和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烟灰 回收 单质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从铜冶炼烟灰中回收单质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回转窑(1)、输气装置(2)以及加热装置(3);根据物料的走向,回转窑(1)为窑头端高于窑尾端的倾斜设置,并依次分为加热段(101)、还原段(102)以及收集段(103);其中,加热装置(3)设置在回转窑内;所述回转窑(1)的窑身上设有加料口(104)、气体入口(105)、排渣口(106)、出料口(107)以及气体出口(108);加料口(104)和气体入口(105)各自独立地设置在加热段(101)的头部;气体入口(105)通过第一气体输送管道(G1)与输气装置(2)相连接;排渣口(106)设置在加热段(101)的尾部底侧,并靠近加热段(101)与还原段(102)的交界处;出料口(107)和气体出口(108)各自独立地设置在收集段(103)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104)设置在加热段(101)头部的上侧,其上设置有进料阀;所述出料口(107)设置在收集段(103)尾部的下侧,其上设置有出料阀;所述气体入口(105)设置在加热段(101)头部的上侧或前侧;所述气体出口(108)设置在收集段(103)尾部的上侧或后侧;所述加热段(101)与还原段(102)的交界处设置有环状挡料板(4),所述环状挡料板(4)设置在位于排渣口(106)下游的加热段(101)尾部内壁上,并靠近排渣口(106);和/或
加热段(101)、还原段(102)以及收集段(103)内均设有独立的加热装置(3),每一段内的加热装置(3)独立分别控制加热段(101)、还原段(102)以及收集段(103)内的加热温度;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装置(3)为电阻丝加热装置,加热段(101)、还原段(102)以及收集段(103)内分别设有电阻丝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104)和气体入口(105)均设置在回转窑(1)窑头前侧;所述出料口(107)和气体出口(108)均设置在回转窑(1)窑尾后侧;其中,所述回转窑(1)的窑头和窑尾不随其窑身旋转;在所述加热段(101)的尾部内壁上设置有环状∩型凸起(5),所述环状∩型凸起(5)的∩型槽罩设在加热段(101)的内壁上,并与加热段(101)的内壁共同构成环状卸料通道(109);所述环状∩型凸起(5)靠近回转窑(1)窑头一侧的∩型槽前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渣料入口(501),排渣口(106)开设在环状∩型凸起(5)所罩设的加热段(101)的内壁上,并与环状卸料通道(109)相连通;物料通过第一渣料入口(501)进入环状卸料通道(109)并经由排渣口(106)排出;优选的是,在环状∩型凸起(5)的圆周方向上,∩型槽前侧壁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第一渣料入口(50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窑(1)为套筒式结构,包括外筒(1a)和内筒(1b),内筒(1b)同轴套设在外筒(1a)的内部,并可在外筒(1a)内转动;内筒(1b)的外侧壁与外筒(1a)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夹层腔室(110);加料口(104)和气体入口(105)均设置在回转窑(1)的窑头前侧,并与内筒(1b)的头部内腔相连通;出料口(107)和气体出口(108)均设置在回转窑(1)的尾部后侧,其中出料口(107)与夹层腔室(110)相连通,气体出口(108)与夹层腔室(110)相连通;位于加热段(101)尾部的内筒(1b)上设有与排渣口(106)相对应的排料孔(111);优选的是,所述内筒(1b)位于收集段(103)的筒壁上设有与夹层腔室(110)相连通的通气孔(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87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