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碳合金球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84052.1 | 申请日: | 202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1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宏;童振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4 | 分类号: | B22F9/04;C22B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5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241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合金球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粉28‑32、锰粉14‑18、铬粉9‑13、碳粉10‑15、石墨粉25‑35、磷0.15‑0.25、硫0.05‑0.1,步骤四中提及的造粒设备包括喂料机构、造粒机构、刮料机构和驱动机构,造粒机构包括造粒辊一、造粒辊二和造粒箱,所述造粒辊一和造粒辊二设置在造粒箱内腔的左右两侧,本发明涉及硅碳合金球技术领域。该硅碳合金球及其生产工艺,通过设置穿孔杆,使硅碳合金球的内侧形成通孔,并且使硅碳合金球的结构更加牢固,方便气流经过通孔流动快速实现干燥,通过设置刮料刷,刮料刷将吸附在半圆口一或半圆口二的硅碳合金球进行刮除,避免成型的硅碳合金球未脱落,而造成影响硅碳合金球持续制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碳合金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碳合金球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硅碳合金球的生产,主要成分通常采用0.6-0.85%的C,并适当添加Si、Mn元素,但是低C的合金球在常温下的硬度就会有所下降。
但是现阶段合金球的生产过程,容易出现缺损现象,微观夹杂物多且分布不均匀,铸造合金球的耐磨性能不是很好,需要根据生产情况不同,研究兼具高硬度、高冲击韧性、低破碎率的合金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碳合金球及其生产工艺,解决了现阶段合金球的生产过程,容易出现缺损现象,微观夹杂物多且分布不均匀,铸造合金球的耐磨性能不是很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硅碳合金球,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硅粉28-32、锰粉14-18、铬粉9-13、碳粉10-15、石墨粉25-35、磷0.15-0.25、硫0.05-0.1。
一种硅碳合金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称量对应重量的硅、锰、铬、碳、石墨、磷;
步骤二、利用研磨机将硅、锰、碳、铬、硫、磷研磨成细粉;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硅粉、锰粉、铬粉、碳粉、石墨粉、磷粉和硫粉通过搅拌机进行对应的搅拌混合,并加入相适配的水量得到硅碳胚料;
步骤四、将步骤三得到的硅碳胚料通过造粒设备制作成型;
步骤五、步骤四成型后的硅碳合金球再通过烘干处理得到产品。
优选的,步骤四中提及的造粒设备包括喂料机构、造粒机构、刮料机构和驱动机构;
造粒机构包括造粒辊一、造粒辊二和造粒箱;
所述造粒辊一和造粒辊二设置在造粒箱内腔的左右两侧,且造粒辊一和造粒辊二相接触;
所述造粒辊一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口一,所述造粒辊二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口二。
优选的,所述造粒辊一的内部设有穿孔构件;
穿孔构件包括限位管、定位轴和穿孔杆,所述限位管的表面连通有多组限位筒柱;
所述穿孔杆与限位筒柱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穿孔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珠座,且滑珠座处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穿孔杆的另一端贯穿半圆口二;
所述穿孔杆的外侧设有弹簧,且弹簧设置在限位管的内侧与滑珠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位轴设于限位管的内侧,所述定位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离心盘,且离心盘为椭圆形结构;
所述滚珠与离心盘的一侧相接触。
优选的,刮料机构包括两组转动轴杆,且转动轴杆的外侧设有刮料刷,所述两组刮料刷分别与造粒辊一和造粒辊二的底侧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县天海耐火炉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4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