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80840.3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閤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H01M10/44;H02J3/32;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月婷 |
地址: | 51804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管理 方法 相关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充电/放电时段的时长;确定所述电池在所述充电/放电时段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或第二参数信息,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电池的待充电量,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电池的待放电量;根据所述充电/放电时段的时长和所述电池的所述待充电量/所述待放电量,确定所述充电/放电时段对应的充电/放电电流;在所述充电时段,以所述充电电流为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在放电时段,控制电池按照所述放电电流进行放电。本申请可以有效减少电池电芯温度快速升高的情况,延长电池的循环次数和寿命,从而实现电池生命周期内的更大价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能源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发电、配电、用电负荷不均衡,电力用电高峰期存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而用电低峰期电网却存在电力富余的情况。为缓解用电供需矛盾,电网公司往往会通过调整价格杠杆对需求侧用电进行间接调节,例如,各地区根据电网不同时间段的负荷情况,在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的分时电价,从而引导需求侧用户优化用电负荷,将电网用电高峰时段的部分负荷转移到用电低谷时段,达到减少电网的峰谷负荷差,缓解电网运行压力、增强电网应急调节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目的。
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已经参入到电力需求响应中,然而,现有技术中利用电池进行储能用电的方案,仍然可能存在着电池电芯温度升高较快,电池寿命衰减较快的问题,影响电池的循环次数及生命周期时长,无法实现电池的生命周期内的更大价值。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相关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有效减少电池电芯温度快速升高的情况,延长电池的循环次数和寿命,从而实现电池生命周期内的更大价值。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方法,可包括:确定充电电流,并在充电时段按照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或确定放电电流,并控制所述电池在放电时段按照所述放电电流进行放电;其中,所述确定充电电流,包括:根据所述充电时段的时长和所述电池在所述充电时段对应的第一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充电时段对应的所述充电电流;所述第一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电池的待充电量;所述确定放电电流,包括:根据所述放电时段的时长和所述电池在所述放电时段对应的第二参数信息,确定所述放电时段对应的所述放电电流;所述第二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电池的待放电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充电过程按照设定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行充电,或者按照最大放电电流或负载需要的电流进行放电的方案,在利用电池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的过程中,可以允许对充电电流或者放电电流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实现利用较小的充电电流或者放电电流进行充电或放电的目的,以此减少大电流快速充电或快速放电对于电池温度的影响,进而能够延长电池的循环次数和寿命,实现电池生命周期内更大的价值。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充电时段的时长以及电池在该充电时段下的待充电量,确定出该充电时段对应的充电电流,使得在该充电时段下可以利用该充电电流对电池充电,或者根据放电时段的时长以及电池在该放电时段下的待放电量,确定出该放电时段对应的放电电流,使得电池在该放电时段下可以利用该放电电流进行放电,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固定地按照设定的最大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固定地让电池按照最大放电电流(或负载需要的电流)进行放电,能够实现利用较小的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控制电池以较小的放电电流进行放电,减少电池电芯温度快速升高的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负载对应的工作电流,其中,所述电池在所述放电时段为所述负载进行供电;所述确定放电电流,包括:根据所述放电时段的时长和所述电池的所述待放电量,得到待确认放电电流;将所述待确认放电电流和所述工作电流中最小的确定为所述放电时段对应的所述放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80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