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9337.6 | 申请日: | 202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3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松耀;梁俭超;陈厚照;陈仲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9 | 分类号: | F24F11/89;F24F13/22;F24F11/65;F24F13/10;F24F11/6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郭文峰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防凝露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控制毫米波雷达向空调器的导风板发送第一雷达信号;通过毫米波雷达接收导风板反射的第二雷达信号;根据第一雷达信号以及第二雷达信号获取导风板的表面温度值;若表面温度值小于导风板的露点温度值,控制空调器进行防凝露处理。通过毫米波雷达的收发前后雷达信号获取导风板的表面温度值,再根据导风板的表面温度值以及导风板的露点温度值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冷凝水产生,实现凝露检测,且由于是基于导风板的实时表面温度值以及露点温度值进行凝露检测,可有效提高凝露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以制冷模式运行时,空调器的冷风与室内环境的热空气在出风口相遇时容易在出风口的导风板处液化冷凝,出现凝露现象,且形成的冷凝水随导风板滴落滴下,影响空调器的使用体验。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出现凝露现象,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根据空调器的运行条件(如运行参数、环境参数等)判断是否会生成冷凝水,进而执行运行参数的调整操作以避免冷凝水的产生,不管此时空调器是否真的产生了冷凝水,空调器运行参数的调整导致室内温度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用于实现防凝露检测,提高防凝露检测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防凝露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毫米波雷达向空调器的导风板发送第一雷达信号;
通过毫米波雷达接收导风板反射的第二雷达信号;
根据第一雷达信号以及第二雷达信号获取导风板的表面温度值;
若表面温度值小于导风板的露点温度值,控制空调器进行防凝露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雷达信号以及第二雷达信号获取导风板的表面温度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第一雷达信号的信号强度与第二雷达信号的信号强度间的目标信号强度差值;
获取温度值映射信息,根据目标信号强度差值以及温度映射信息获取与目标信号强度差值对应的目标温度值;其中,温度值映射信息包括不同信号强度差值以及不同信号强度差值对应的温度值;
将目标温度值确定为导风板的表面温度值。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空调器进行防凝露处理的步骤,包括:
控制开启设置于导风板上的加热装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空调器进行防凝露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导风板的摆风角度调整为预设的防凝露角度。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空调器进行防凝露处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继续根据第一雷达信号以及第二雷达信号获取导风板的表面温度值的步骤;
若表面温度值大于导风板的露点温度值,控制空调器退出防凝露处理。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毫米波雷达向空调器的导风板发送第一雷达信号的步骤,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运行模式;
若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控制毫米波雷达向空调器的导风板发送第一雷达信号。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毫米波雷达向空调器的导风板发送第一雷达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采集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内湿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TCL智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9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