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色的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75129.9 | 申请日: | 2022-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1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尤喜政;王雯;郭栋;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54;C04B111/8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徐立宁 |
| 地址: | 5235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无机 人造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色的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颜料、白水泥、白云母粉、分散剂、高性能碱水剂、碳酸钙或者石英砂,颜料可选温变颜料、光变颜料和变色龙颜料,本发明可变色无机人造石的优点是石材的颜色丰富,且可以随着温度改变或者光的改变而变化;石材的颜色整体分布均匀着色效果好,颜色饱和度高,鲜艳且不浮色发花;石材抗老化能力强,随着时间推移不会发生褪色现象。本发明解决了市面上无机人造石材色调单一、饱和度低、颜色分布不均且容易老化褪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色的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目前的建筑工程中常常使用到人造石材料,人造石通常是指人造石实体面材、人造石石英石、人造石岗石等,成分主要是树脂、铝粉、颜料和固化剂,相比不锈钢、陶瓷等传统建材,人造石不但功能多样,颜色丰富,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与天然石材相比,人造石的优点是更耐磨、耐酸、耐高温,抗冲、抗压、抗折、抗渗透,并且其变形、黏合、转弯等部位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因为表面没有孔隙,油污、水渍不易渗入其中,因此抗污力也很强;可任意长度无缝粘接,同材质的胶黏剂将两块粘接后打磨,使造型浑然一体。
人造石按照不同材质分为几个种类:
复合型人造石。复合型人造石材采用的粘结剂中,既有无机材料,又有有机高分子材料。其制作工艺是:先用水泥、石粉等制成水泥砂浆的坯体,再将坯体浸于有机单体中,使其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对板材而言,底层用性能稳定而价廉的无机材料,面层用聚脂和大理石粉制作。无机胶结材料可用快硬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以及熟石膏等。有机单体可用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脂、醋酸乙烯、丙烯晴、丁二烯等,这些单体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复合型人造石材制品的造价较低,但它受温差影响后聚脂面易产生剥落或开裂。
水泥型人造石。水泥型人造石材是以各种水泥为胶结材料,砂、天然碎石粒为粗细骨料,经配制、搅拌、加压蒸养、磨光和抛光后制成的人造石材。配制过程中,混入色料,可制成彩色水泥石。水泥型石材的生产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但其装饰性较差。
烧结型人造石。烧结型人造石材的生产方法与陶瓷工艺相似,是将长石、石英、辉绿石、方解石等粉料和赤铁矿粉,以及一定量的高龄土共同混合,一般配比为石粉60%,粘土40%,采用混浆法制备坯料,用半干压法成型,再在窑炉中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而成。烧结型人造石材的装饰性好,性能稳定,但需经高温焙烧,因而能耗大,造价高。
树脂型人造石材。树脂型人造石材是以不饱和聚脂树脂为胶结剂,与天然大理石碎石、石英砂、方解石、石粉或其他无机填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再加入催化剂、固化剂、颜料等外加剂,经混合搅拌、固化成型、脱模烘干、表面抛光等工序加工而成。不饱和聚脂的产品具有光泽好、颜色鲜艳丰富、可加工性强、装饰效果好;这种树脂粘度低,易于成型,常温下可固化的优点。
其中,不饱和聚脂树脂由于粘度小,易于成型,光泽好、容易配制成各种明亮的色彩与花纹;固化快,常温下可进行操作等特点,因此在人造石材中使用最为广泛。
现目前市面上的普通无机人造石存在以下缺点:
(1)普通无机人造石的色彩比较单一,添加的普通无机颜料水泥饱和度低导致颜色发灰;
(2)无机颜料在普通话无机人造石中分散性较差,导致无机人造石通常需要加大量的颜料来调色,从而引发普通无机人造石材料的板面颜色不均;
(3)普通无机人造石容易老化,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颜色会逐渐褪色。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色的无机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其颜色能够随着温度或光照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颜色整体分散均匀并且着色效果好,颜色较为鲜艳好看;石材的颜色保持性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不会发生褪色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5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