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低压旁路供热再热蒸汽流速监测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2031.8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4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王维萌;司派友;王德鹏;张巍;梅隆;刘双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7/00 | 分类号: | F22G7/00;F22G3/00;G01F1/86;G01F1/88;G01P5/10;G01P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骁毅;叶明川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旁路 供热 蒸汽 流速 监测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低压旁路供热再热蒸汽流速监测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一CPU处理器、一锅炉、一高压缸、一中压缸、一第一热网加热器及一第二热网加热器;CPU处理器的输入接口与高低压旁路供热系统中的管道通信连接,用于从管道中采集蒸汽数据。本申请实现对高低压旁路供热机组热段再热蒸汽流速的实时动态监测,当流速过高时,通过自动控制方案可发出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将再热蒸汽流速控制至合理范围内,防止蒸汽流速过快对管道及设备产生冲刷损坏,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实现了再热蒸汽流速的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可减少运行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手动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以保证高低压旁路供热机组长时间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供热系统改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高低压旁路供热再热蒸汽流速监测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提供了大量清洁电力,但其发电出力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供应保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弃风、弃光和弃水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要挖掘火电机组调峰潜力,提升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对于北方热电联产机组,因受热负荷限制,电负荷调峰能力更差;当前,越来越多的热电厂开始进行高低压旁路供热改造,以降低供热期电负荷调峰下限,提高本身在电力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对于高低压旁路供热系统改造,典型的改造方案为:对现有高旁阀进行改造,改造后的高旁阀门具有原来启动和停机功能;新增一套低旁减温减压阀,与原低压旁路并列布置,新增低旁阀仅需满足机组深度调峰供热工况的需要,新增低旁阀和改造后的高旁阀具有长期连续稳定的旁路阀供热的能力。机组进行高低压旁路供热改造后,由于热段再热蒸汽一部分通过新增低旁阀去往热网加热器供热,故在电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热段再热蒸汽流量会有所增加,同时,其流速也会有所升高,蒸汽流速过快会对管道及设备产生冲刷损坏并伴有异常噪声,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而通常情况下,由于热段再热蒸汽管道管径较粗,蒸汽的流量和流速难以直接测量,故一般也没有相应的测点,再加上原机组热段再热蒸汽管道的流速在设计阶段已经过校核,故电厂运行人员往往对热段再热蒸汽流速这一参数缺乏足够关注,长此以往,会对已进行高低压旁路供热改造机组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产生巨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低压旁路供热再热蒸汽流速监测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当前由于热段再热蒸汽管道管径较粗,蒸汽的流量和流速难以直接测量,长此以往,会对已进行高低压旁路供热改造机组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产生巨大影响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低压旁路供热再热蒸汽流速监测设备,包括:一CPU处理器、一锅炉、一高压缸、一中压缸、一第一热网加热器及一第二热网加热器;
锅炉通过一第一主管道与高压缸连通;第一主管道分出第一旁管道支路,第一旁管道支路联通第一主管道与高压缸的排气管道;
锅炉通过第二主管道与中压缸联通;第二主管道分出第二旁管道支路,第二旁管道支路与中压缸的排气管道联通;
中压缸的排气管道分别联通第一热网加热器和第二热网加热器;
CPU处理器的输入接口与高低压旁路供热系统中的管道通信连接,用于从管道中采集蒸汽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主管道与高压缸联通处设置有一高压主汽门,在第一旁管道支路上设置有一高压旁路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二主管道与中压缸联通处设置有一中压联合汽门,在第二旁管道支路与中压缸的排气管道联通处设置有一新增低压旁路阀。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热网加热器和第二热网加热器的入口处分别设置一控制阀。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高低压旁路供热再热蒸汽流速监测方法,包括:
采集高低压旁路供热系统在当前工况下实时的相关热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2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