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70751.0 | 申请日: | 2022-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B60R25/20;B60R16/033;B60Q9/00;H04W4/80;H02J50/80;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无线网络 控制 车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包括设置在多个车门中的其中一个车门上的主控制器和第一电负载装置、设置在另一车门上的次控制器和第二电负载装置,以及设置在其余车门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第三电负载装置,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负载装置连接,所述次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电负载装置连接,所述分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负载装置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分控制器、所述次控制器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本发明既节省了车内的线束用量,也避免了车门与车身之间的线束连接,防止线束经常弯折发生损坏,降低了车门与车身漏水漏电的风险。提高汽车安全性,降低车身重量,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上的神经系统,几乎所有电器元件的供电和信号的传递,都需要布设线束实现,随着汽车上的电器元件越来越多,汽车线束的回路数和分支数量也逐步增加。
汽车车门内部有多种电器,实现很多种功能,汽车内部电器的电源和控制信号都是从车身主线束传递过来的,由于汽车车门是要频繁的开关,因此车身主线束与车门线束通过钣金穿孔以及橡胶软管连接和保护,但是在车门长时间的打开和关闭过程中,车身与车门之间的线束及其外部的橡胶软管都会磨损甚至断裂,造成汽车车门内部电器功能失效。另外,车身与车门上的穿线钣金孔虽然通过橡胶件密封,但还是有安装不到位或者橡胶件老化等原因,导致穿线钣金孔漏水,使得车身和车门内部积水,影响驾驶人员的舒适体验,甚至导致汽车电器损坏。
现有部分专利技术,将车身与车门之间的电能传输更改为电磁耦合传输,但是这种电能传输方式,损失功率较大,浪费能源;电磁耦合传输电能,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干扰,使得汽车内部的部分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及使用。
因此,汽车电器技术领域急需一种可以节省线束用量,防止车身或车门漏水,同时能够安全方便的控制车门的电器的车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的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多个车门中的其中一个车门上的主控制器和第一电负载装置、设置在另一车门上的次控制器和第二电负载装置,以及设置在其余车门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第三电负载装置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达到节省车身与车门之间的连接线束的目的,降低了汽车线束的重量。同时也不需要在车身与车门之间的钣金上打孔穿过线束,避免了外部的水进入到车身和车门内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包括设置在多个车门中其中一个上的主控制器和第一电负载装置、设置在另一车门上的次控制器和第二电负载装置,以及设置在其余车门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第三电负载装置,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电负载装置连接,所述次控制器与所述第二电负载装置连接,所述分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电负载装置连接,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分控制器、所述次控制器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
可选地,所述分控制器通过线束与所述第三电负载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第三电负载装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负载装置、所述第二电负载装置及所述第三电负载装置分别包括门锁模块、电动窗模块、音响模块、车门灯模块和后视镜调节模块。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0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氛围灯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低铬多元合金铸球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