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970062.X | 申请日: | 2022-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8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冉海英;王兴阔;于宪涛;赵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3/14;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85 | 代理人: | 王乾 |
| 地址: | 250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空间 定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BIM模型中构建桥梁梁体的结构骨架,将结构骨架按照墩柱间隔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梁体单元,导入施工工艺文件与梁体单元关联,并对梁体单元以及梁体单元对应的施工工艺进行仿真得到梁体仿真模型;将梁体仿真模型按照距离平均分割为多个节点,获取第一节点的第一切面,以所述第一切面在BIM模型中生成预应力管道布设图,并输出该第一切面的第一空间坐标,使得所述预应力管道沿第一切面在第一空间坐标延伸,以相邻节点的第二切面为基准,当在BIM模型中生成的预应力管道沿第二切面的第二空间坐标延伸时,正好与在第一空间坐标延伸的预应力管道形成对应对接,实现管道精确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设时,特别是特大特长的桥梁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困难,主梁为多塔大跨径千米长联混凝土矮塔斜拉桥,桥梁自重大,梁的竖向残余徐变变形控制在20mm以内。一般在浇筑时,采用悬臂浇筑法,最大悬浇节段8m,单节段重690t。现有的技术中,桥梁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是通过人用测量工具获取的,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桥体本身存在的形变和测量误差使得预应力钢束往往无法形成精确的定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种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BIM模型中构建桥梁梁体的结构骨架,将结构骨架按照墩柱间隔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梁体单元,导入施工工艺文件与梁体单元关联,并对梁体单元以及梁体单元对应的施工工艺进行仿真得到梁体仿真模型;
将梁体仿真模型按照距离平均分割为多个节点,获取第一节点的第一切面,以所述第一切面在BIM模型中生成预应力管道布设图,并输出该第一切面的第一空间坐标,使得所述预应力管道沿第一切面在第一空间坐标延伸,以相邻节点的第二切面为基准,当在BIM模型中生成的预应力管道沿第二切面的第二空间坐标延伸时,正好与在第一空间坐标延伸的预应力管道形成对应对接,实现管道精确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仿真模型通过如下的方法获得:
对梁体单元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定位坐标数据;
获取梁体单元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按照施工时序将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以每一单位量的数据坐标和梁体单元进行对应,形成仿真参数;
当梁体单元在空间中施工时,每前进一单位量的数据坐标引出对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束空间定位系统,包括:
结构骨架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施工图纸在BIM模型中构建桥梁梁体的结构骨架;
第一分割模块,用于将结构骨架按照墩柱间隔划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梁体单元;
仿真模块,用于导入施工工艺文件与梁体单元关联,并对梁体单元以及梁体单元对应的施工工艺进行仿真得到梁体仿真模型;
第二分割模块,用于将梁体仿真模型按照距离平均分割为多个节点;
预应力管道生成模块,获取第一节点的第一切面,以所述第一切面在BIM模型中生成预应力管道布设图;
定位模块,输出第一切面的第一空间坐标,使得所述预应力管道沿第一切面在第一空间坐标延伸;以相邻节点的第二切面为基准,当在BIM模型中生成的预应力管道沿第二切面的第二空间坐标延伸时,正好与在第一空间坐标延伸的预应力管道形成对应对接,实现管道精确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0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污泥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双探头多波束测深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