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ewmark法的超高支架外部荷载识别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967793.9 | 申请日: | 2022-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9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虔;黄景新;安刚建;王飞;任尚;徐崇飞;袁正璞;史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3;G06F17/16;G06F17/11;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 |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ewmark 超高 支架 外部 荷载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Newmark法的超高支架外部荷载识别方法和系统。该方法中,根据外部荷载激励下超高支架的系统运动方程,基于Newmark‑β法,计算外部荷载激励下超高支架的振动输入响应;根据振动输入响应和采集的外部荷载激励下超高支架的振动输出响应,基于Newmark法,建立外部荷载与超高支架的耦合动力系统的荷载矩阵与输出响应的理论模型;基于Tikhonov正则化方法,根据耦合动力系统的荷载矩阵与输出响应的理论模型,对超高支架的外部荷载进行识别。籍此,在超高支架受到多变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时,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结构不稳定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提高了超高支架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Newmark法的超高支架外部荷载识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桥梁工程逐步朝山区延伸,建设在山区桥梁的施工更多采用现浇技术。支架承受着混凝土未凝结前整体的全部重量,外界多变的环境因素极大的影响着桥梁施工的进度及安全。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浇注施工中,支架主要是采用圆钢管相互连接,但是随着模板支架的增高及承受混凝土荷载增大等各方面的原因,因支架而导致的工程施工问题屡见不鲜,造成了惨痛的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目前,现浇混凝土采用的支架因杆件与连接件比较多,结构复杂,传统支架的管理(设计、安装等)主要依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的不稳定因素都不能及时的发现和纠正,难以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
因而,亟需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ewmark法的超高支架外部荷载识别方法和系统,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Newmark法的超高支架外部荷载识别方法,包括:步骤S101、根据所述外部荷载激励下所述超高支架的系统运动方程,基于Newmark-β法,计算所述外部荷载激励下所述超高支架的振动输入响应;步骤S102、根据所述振动输入响应和采集的所述外部荷载激励下所述超高支架的振动输出响应,基于Newmark法,建立所述外部荷载与所述超高支架的耦合动力系统的荷载矩阵与输出响应的理论模型;步骤S103、基于Tikhonov正则化方法,根据所述耦合动力系统的荷载矩阵与输出响应的理论模型,对所述超高支架的所述外部荷载进行识别。
优选的,所述超高支架的振动输入响应包括所述外部荷载作用下所述超高支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向量;所述外部荷载激励下所述超高支架的系统运动方程为:
其中,
M、C、K分别为所述超高支架的总质量矩阵、总阻尼矩阵和总刚度矩阵;F(t)为所述超高支架的结构上所述外部荷载的向量;X(t)分别为所述外部荷载作用下所述超高支架的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向量。
优选的,按照公式:
/
确定所述外部荷载作用下所述超高支架在ti+1时刻的所述位移输入响应X(ti+1);
按照公式:
确定所述外部荷载作用下所述超高支架在ti+1时刻的所述速度输入响应
按照公式:
确定所述外部荷载作用下所述超高支架在ti+1时刻的所述加速度输入响应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大学,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7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把持机构、把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