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曲线槽岸的河道研究模型及其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7211.7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8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牛子厚;郄志红;吴鑫淼;李娜;秦增乐;武海龙;王伟哲;段治军;王世鹏;郝仕阳;赵子毅;刘成荣;野召宁;李潇涵;王小婷;杨晓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赵晓雯 |
地址: | 071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曲线 河道 研究 模型 及其 试验 方法 | ||
1.一种组合曲线槽岸的河道研究模型,包括组合直线河槽模型(1)和组合曲线河槽模型(2),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直线河槽模型(1)的左端设有第一初始水域(10),所述第一初始水域(10)的右侧设有第一稳水孔板(11),所述组合直线河槽模型(1)的内部设有第一拦水堰(12),所述组合直线河槽模型(1)的右端设有第一蓄水池(13),所述第一蓄水池(13)与第一初始水域(10)之间设有第一潜水泵(14),所述第一潜水泵(14)的输出端设有第一消能装置(15),所述第一消能装置(15)设于第一初始水域(10)的内部;
所述组合曲线河槽模型(2)的左端设有第二初始水域(20),所述第二初始水域(20)的右侧设有第二稳水孔板(21),所述组合曲线河槽模型(2)的内部设有第二拦水堰(22),所述组合曲线河槽模型(2)的右端设有第二蓄水池(23),所述第二蓄水池(23)与第二初始水域(20)之间设有第二潜水泵(24),所述第二潜水泵(24)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消能装置(25),所述第二消能装置(25)设于第二初始水域(20)的内部,所述组合曲线河槽模型(2)的两侧设有组合曲线河槽(26),所述组合曲线河槽(26)呈近似正弦曲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曲线槽岸的河道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拦水堰(22)设有泄水口,所述泄水口位于组合曲线河槽(26)与第二拦水堰(22)连接处的突出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曲线槽岸的河道研究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拦水堰(12)和第二拦水堰(22)的数量均为五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曲线槽岸的河道研究模型及其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水试验和过鱼试验,其中,
过水试验步骤如下:
S10:首先将坐标原点定于0处,原点与距离原点50cm处设置为初始水域;
S11:选用距离原点1.25m处至5.25m处的河段为试验段,在试验段布置5道拦水堰,堰高33.3mm,堰宽5mm,泄水口宽度为1/8河宽,间隔为1.1m,并编号为1#、2#、3#、4#河段;
S12:利用水位测针和旋桨流速仪测取不同断面的试验水深及流速;
过鱼试验步骤如下:
S20:将草鱼放入4#河段中关闭拦鱼栅,等待15分钟,试验用鱼已经适应环境后撤去拦鱼栅;
S21:试验用鱼通过2#、3#河段内的三道拦水堰,并且上溯时间在5min以内即为通行成功,试验用鱼通过第一道拦水堰泄水口开始计时,通过第三道拦水堰泄水口后停止计时,此时的时间记做上溯时长,如果试验用鱼在开始计时后超过5min仍然没有通过第三道拦水堰泄水口或撤去拦鱼栅5min内未通过第一道拦水堰,记做通行失败;
S22:随后利用公式计算每种方案的试验用鱼通行成功率,其中,Sc为试验用鱼的通行成功率;St为每组试验中通行成功的试验用鱼个数;Sz为每组试验中放入试验用鱼的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曲线槽岸的河道研究模型及其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过鱼试验的S20开始之前,将水池中的溶解氧浓度保持在6.5mg/L,水温为22℃,氨氮浓度控制在0.01mg/L以下,并在室内自然光的情况下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农业大学,未经河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72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胶手套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旋梭碗及其旋梭结构